中国外卖平台企业竞争行为研究--基于双边市场视角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双边市场理论 | 第11-15页 |
1.3.2 对外卖平台的现有研究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17-18页 |
2 我国外卖平台双边市场分析 | 第18-24页 |
2.1 外卖平台发展概述 | 第18-22页 |
2.1.1 外卖平台的定义 | 第18-19页 |
2.1.2 现阶段外卖平台企业的市场格局 | 第19-20页 |
2.1.3 外卖平台的主要运营模式 | 第20-22页 |
2.2 外卖平台双边市场属性 | 第22-24页 |
2.2.1 网络外部性 | 第22页 |
2.2.2 定价结构非中性 | 第22-23页 |
2.2.3 多平台介入 | 第23页 |
2.2.4 需求互补 | 第23-24页 |
3 外卖平台的市场结构与定价策略 | 第24-33页 |
3.1 外卖平台市场结构分析 | 第24-26页 |
3.1.1 外卖平台的市场集中度测算 | 第24页 |
3.1.2 外卖平台市场集中度数据分析 | 第24-26页 |
3.2 外卖平台进入定价策略的经济学分析 | 第26-28页 |
3.2.1 与传统产业低价区别 | 第26页 |
3.2.2 低价进入策略对潜在进入平台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3 进入策略对福利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外卖平台的定价模型研究 | 第28-32页 |
3.3.1 外卖平台的基本假设及参数设定 | 第28-31页 |
3.3.2 小结 | 第31-32页 |
3.4 串谋 | 第32-33页 |
4 外卖平台企业非定价行为经济学分析 | 第33-37页 |
4.1 排他性行为 | 第33-34页 |
4.2 差异化策略 | 第34-36页 |
4.2.1 品牌化资产 | 第35页 |
4.2.2 产品和服务差异化 | 第35-36页 |
4.3 外卖平台非定价行为的福利分析 | 第36-37页 |
5 外卖平台企业案例分析 | 第37-40页 |
5.1 案例的选择 | 第37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37-40页 |
5.2.1 定价模式分析 | 第37-38页 |
5.2.2 资本基础 | 第38页 |
5.2.3 轻重模式 | 第38-4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0-43页 |
6.1 结论 | 第40-42页 |
6.2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