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1.2 演进型解决方案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信息中心网络概念的提出 | 第13-14页 |
1.2.2 信息中心网络的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8页 |
第二章 NDN网络体系架构及路由技术 | 第18-24页 |
2.1 NDN的基本设计理念 | 第18-19页 |
2.2 NDN通信流程 | 第19-22页 |
2.2.1 NDN包格式 | 第19-20页 |
2.2.2 NDN表结构 | 第20-21页 |
2.2.3 NDN路由和转发流程 | 第21-22页 |
2.3 NDN路由与传统IP路由的对比优势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ICN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 | 第24-36页 |
3.1 基于ICN的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3.1.1 基于ICN的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分类 | 第24-25页 |
3.1.2 直接泛洪路由 | 第25页 |
3.1.3 CHANET路由策略 | 第25-27页 |
3.1.4 LFBL路由策略 | 第27-28页 |
3.1.5 三种策略的比较 | 第28页 |
3.2 BREB路由策略设计 | 第28-35页 |
3.2.1 BREB策略的基本设计思想 | 第29页 |
3.2.2 BREB包格式和表结构 | 第29-30页 |
3.2.3 BREB通信流程设计 | 第30-34页 |
3.2.4 动态自适应调整算法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ndnSIM的路由策略实现及性能分析 | 第36-52页 |
4.1 ndnSIM仿真平台 | 第36-38页 |
4.1.1 平台的基本架构和功能 | 第36-38页 |
4.1.2 平台存在的不足 | 第38页 |
4.2 仿真平台改进及BREB路由策略的实现 | 第38-45页 |
4.2.1 仿真平台改进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4.2.2 仿真平台实现无线多跳场景支持 | 第39-41页 |
4.2.3 仿真平台包和表结构的改进 | 第41-43页 |
4.2.4 BREB动态路由调整算法在仿真平台上的实现 | 第43-45页 |
4.3 基于改动平台的仿真与分析 | 第45-51页 |
4.3.1 仿真平台默认参数说明 | 第45页 |
4.3.2 性能参数说明 | 第45-46页 |
4.3.3 自适应链路调整功能验证 | 第46-48页 |
4.3.4 Mesh拓扑说明及参数设置 | 第48页 |
4.3.5 Mesh拓扑仿真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3.6 移动场景参数设置及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网络缓存策略对路由性能的影响 | 第52-60页 |
5.1 缓存管理策略 | 第52页 |
5.2 缓存与路由的相对位置关系 | 第52-55页 |
5.2.1 on-path缓存与off-path缓存 | 第52-54页 |
5.2.2 on-path缓存示例 | 第54-55页 |
5.3 无线自组网中缓存策略对于路由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5.3.1 线性拓扑路由 | 第55-56页 |
5.3.2 Mesh拓扑路由 | 第56-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0-61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