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9页 |
·土地资源的内涵 | 第19页 |
·耕地资源内涵 | 第19页 |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 第19页 |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土地利用效用理论——保证土地利用最优 | 第20页 |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实现耕地效益最大 | 第20-21页 |
·土地生产潜力理论——挖掘土地生产潜力 | 第21页 |
·土壤学理论——稳定耕地自然质量 | 第21-22页 |
第3章 吉林省耕地资源利用状况 | 第22-32页 |
·吉林省概况 | 第22-23页 |
·吉林省耕地资源利用情况 | 第23-29页 |
·吉林省耕地数量 | 第23-25页 |
·吉林省耕地质量 | 第25-27页 |
·吉林省耕地生产能力 | 第27-29页 |
·吉林省耕地变化情况 | 第29-32页 |
·耕地数量变化 | 第29-30页 |
·耕地质量变化 | 第30-32页 |
第4章 吉林省耕地变化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32-40页 |
·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建设用地盲目扩张 | 第32-33页 |
·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 | 第33页 |
·水土流失与生态退化 | 第33-35页 |
·施肥欠均衡 | 第35页 |
·吉林省耕地资源变化对生产能力的影响 | 第35-40页 |
·耕地质量变化降低了粮食的生产能力 | 第35-37页 |
·耕地数量减少对生产能力的影响 | 第37-40页 |
第5章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分析 | 第40-45页 |
·挖掘后备耕地潜力增加数量 | 第40-42页 |
·丰富的耕地后备资源 | 第40-41页 |
·巨大的整理潜力 | 第41-42页 |
·严格的保护责任制 | 第42页 |
·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稳定产能 | 第42-45页 |
·优化集约利用减少耕地占用 | 第42-43页 |
·科学实施百亿粮食增产规划 | 第43-45页 |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 第45-48页 |
·加大国情教育力度,完善耕地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5页 |
·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第45-46页 |
·建立农田保护林网,大力改造中低产田 | 第46页 |
·加强东部黑土区水土流失的治理,防治西部耕地退化 | 第46-47页 |
·重视农转用土地表土再利用,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系统 | 第47-48页 |
第7章 结语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8页 |
·深化研究内容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