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锅炉及燃烧系统论文

300MW再热器调温系统动态特性及H∞状态变量控制策略在其温控系统中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H∞状态变量控制理论在300MW再热机组再热器温控系统中研究的意义第10-17页
        1.1.1 300MW再热机组再热器汽温控制系统应用现状第10-13页
        1.1.2 H∞现代优化状态变量控制理论的特点和提出第13-16页
        1.1.3 H∞状态变量鲁棒控制策略在再热器温控系统应用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1.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第17-19页
        1.2.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2.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第18-19页
2 再热器设备、温度控制系统研究综述及评价第19-26页
    2.1 过热器与再热器系统问题分析第19-20页
        2.1.1 设计原因第19页
        2.1.2 制造工艺、安装和检修质量方面的原因第19页
        2.1.3 调温装置设计不合理或不能正常投用第19-20页
        2.1.4 运行状况的原因第20页
    2.2 研究状况第20-24页
        2.2.1 热力计算方面第20-21页
        2.2.2 设计方法的改进第21-22页
        2.2.3 壁温计算方法第22页
        2.2.4 炉内燃烧与热负荷分布第22-23页
        2.2.5 文氏管式减温器结构问题第23页
        2.2.6 再热蒸汽调温装置第23页
        2.2.7 制造工艺、安装及检修质量第23页
        2.2.8 关于再热器热偏差、爆管问题的研究第23-24页
        2.2.9 受热面积设计保守引发再热器整体超温第24页
    2.3 结论第24-26页
3 锅炉单相区受热面的数学模型第26-43页
    3.1 单相区参数变化的数学描述第26-29页
        3.1.1 基本假定:第26-27页
        3.1.2 单相区加热区段的参数变化的偏微分方程第27-29页
    3.2 求解参数变化方程第29-32页
    3.3 单相区的传递函数的求取第32-43页
        3.3.1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第32-36页
        3.3.2 过热蒸汽系统传递函数求取第36-41页
        3.3.3 给水系统区段入口焓i_1(s)对出口焓i_2(s)的扰动传递函数求取第41-43页
4 再热器的动态特性、耦合性与结构设计之间关系及不确定性因素探讨第43-55页
    4.1 再热器的特点第43-44页
        4.1.1 再热器的工作条件比过热器差第43页
        4.1.2 再热器对汽温偏差敏感第43页
        4.1.3 工况变化对再热器汽温影响大第43-44页
    4.2 再热器的动态特性、耦合性与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第44-49页
        4.2.1 调节机构第44页
        4.2.2 再热器结构参数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第44-49页
    4.3 再热器调温系统动态特性评价实例第49-50页
        4.3.1 简介第49-50页
        4.3.2 计算过程第50页
    4.4 结构设计对耦合特性的影响第50-53页
        4.4.1 摆动燃烧器和烟气再循环再热器调温方式耦合性评价第51页
        4.4.2 尾部烟道挡板门再热器调温方式原理和耦合性评价第51-52页
        4.4.3 汽—汽热交换器调温方式耦合性评价第52-53页
    4.5 再热汽温调节方式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探讨第53-54页
        4.5.1 烟气挡板门流量分配的非线性第53页
        4.5.2 再热器系统热容惯性大、动态特性较高且难以整定第53页
        4.5.3 调温系统耦合性、大惯性和小惯性并存第53页
        4.5.4 现有的控制系统对被控对象内部信息建模的非充分性第53页
        4.5.5 现有的再热器受热面积设计保守第53-54页
    4.6 小结第54-55页
5 H∞优化控制论框架内的300MW再热器汽温控制系统建模和组态实现第55-67页
    5.1 概述第55页
    5.2 H∞控制问题的基本提法第55-57页
    5.3 H∞问题的状态空间解第57-58页
    5.4 H∞理论与电厂控制问题的结合第58-60页
    5.5 H∞状态变量控制策略在再热器汽温控制方面的提出第60-64页
        5.5.1 再热器汽温控制系统的串联多容惯性传函模型第60-61页
        5.5.2 再热器汽温控制H∞状态变量控制策略第61-64页
    5.6 H∞状态变量再热器汽温控制策略在spec200仪表系统上的实施第64-66页
    5.7 小结第66-67页
6 结论第67-68页
附录A 线性矩阵的运算规则第68-69页
附录B 能稳定性与能检测性第69-70页
附录C 关于第5节几个表述的证明第70-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6-77页
致谢第77-83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KDP晶体生长及其性质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水冷器内部泄漏在线监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