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一、研究缘由及范围 | 第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心理概述 | 第12-16页 |
一、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心理概念 | 第12页 |
二、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心理与相邻犯罪心理的关系 | 第12-14页 |
(一) 诉讼阶段 | 第13页 |
(二) 心理变化 | 第13页 |
(三) 功能作用 | 第13-14页 |
三、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心理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二部分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心理特征探析 | 第16-27页 |
一、犯罪心理学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一)犯罪生物学派理论及其在审查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心理的体现 | 第16-18页 |
(二) 犯罪社会学派理论及其在审查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心理的体现 | 第18-19页 |
(三) 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及其在审查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心理的体现 | 第19-20页 |
二、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心理一般特征 | 第20-27页 |
(一) 犯罪心理认知结构 | 第20-22页 |
(二) 犯罪心理情感特征 | 第22-24页 |
(三) 犯罪心理意志结构 | 第24-25页 |
(四) 犯罪心理需要结构 | 第25-27页 |
第三部分 审查起诉典型犯罪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 | 第27-35页 |
一、财物型犯罪心理 | 第27-29页 |
(一) 诈骗犯罪的嫌疑人在被审查起诉期间的心理特征 | 第27-28页 |
(二) 盗窃犯罪的嫌疑人在被审查起诉期间的心理特征 | 第28-29页 |
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 第29-32页 |
(一) 个性心理结构不成熟 | 第30页 |
(二) 认知结构的片面化 | 第30-31页 |
(三) 情感结构的歪曲化 | 第31页 |
(四) 意志结构的两极化 | 第31-32页 |
三、女性犯罪心理 | 第32-35页 |
(一) 非法社会化认知系统的社会化 | 第32-33页 |
(二) 感情用事的理智化 | 第33页 |
(三) 两极化意志的淡化 | 第33-35页 |
第四部分 检察机关心理学审查模式及应用 | 第35-38页 |
一、检察机关心理学审查模式 | 第35-36页 |
(一) 认罪态度与情绪表现 | 第35页 |
(二) 家庭情况与成长背景 | 第35页 |
(三) 侦查过程中的表现 | 第35-36页 |
(四) 分析确定心理状态 | 第36页 |
(五) 合理引导 | 第36页 |
(六) 查明事实作出决定 | 第36页 |
二、检察机关心理学审查模式的应用 | 第36-38页 |
(一) 全面描述犯罪行为 | 第36页 |
(二) 分析解释犯罪行为 | 第36页 |
(三) 干预控制犯罪行为 | 第36-38页 |
第五部分 实效分析与完善建议 | 第38-39页 |
一、加强心理理论研究 | 第38页 |
二、充实专业知识力量 | 第38页 |
三、充实检察业务人员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