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2-13页 |
1.1.1 动物 | 第12页 |
1.1.2 仪器 | 第12页 |
1.1.3 试剂 | 第12-13页 |
1.2 方法 | 第13-16页 |
1.2.1 制备周围神经髓磷脂 | 第13页 |
1.2.2 动物分组 | 第13页 |
1.2.3 建立EAN大鼠模型 | 第13-14页 |
1.2.4 制备常规石蜡切片 | 第14页 |
1.2.5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14-15页 |
1.2.6 淋巴细胞增殖的测定 | 第15页 |
1.2.7 炎性细胞因子的检测 | 第15-16页 |
1.3 观察指标 | 第16-17页 |
1.3.1 临床评分 | 第16页 |
1.3.2 组织学评分 | 第16-17页 |
1.3.3 检测指标 | 第17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17-18页 |
2 结果 | 第18-21页 |
2.1 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8页 |
2.2 各组在大鼠发病时间和高峰期临床评分上的比较 | 第18页 |
2.3 各组在坐骨神经血管周围髓鞘脱失和炎性细胞浸润数目上的比较 | 第18-19页 |
2.4 各组在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上的比较 | 第19-20页 |
2.5 各组在大鼠淋巴结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上的比较 | 第20-21页 |
3 讨论 | 第21-27页 |
3.1 GBS和EAN的免疫病理机制 | 第21-22页 |
3.2 PGE2EP4受体拮抗剂L161982的免疫功能 | 第22-23页 |
3.3 PGE2EP4受体拮抗剂L161982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 第23-24页 |
3.4 PGE2EP4受体拮抗剂L161982对EAN的作用 | 第24-27页 |
4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综述 动物模型与生物医药研究进展 | 第33-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38-39页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