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十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临床研究 | 第10-33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1.1.1 病例来源 | 第10页 |
1.1.2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1.1.3 纳入标准 | 第10-11页 |
1.1.4 剔除标准 | 第11页 |
1.1.5 终止和撤除临床试验标准 | 第11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1.2.1 病例分组 | 第11页 |
1.2.2 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1.2.3 观察指标 | 第12-13页 |
1.2.4 统计方法 | 第13-14页 |
1.3 研究结果 | 第14-21页 |
1.3.1 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 第14-15页 |
1.3.2 主要观察指标的对比 | 第15-21页 |
1.4 讨论 | 第21-28页 |
1.4.1 对梨状肌综合征病因的认识 | 第21-22页 |
1.4.2“梨十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选穴依据 | 第22-25页 |
1.4.3“梨十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 第25-27页 |
1.4.4 应用腓总神经肌电图变化的依据 | 第27-28页 |
1.5 预防和调护 | 第28-29页 |
1.6 不足与展望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第2章 综述 梨状肌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第33-45页 |
2.1 中医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认识概况 | 第33-37页 |
2.1.1 中医对梨状肌综合征病名的认识 | 第33页 |
2.1.2 中医对梨状肌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3-34页 |
2.1.3 中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 第34-37页 |
2.2 现代医学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 第37-40页 |
2.2.1 解剖学基础和基本特征 | 第37-38页 |
2.2.2 发病机制 | 第38-39页 |
2.2.3 现代医学的治疗概况 | 第39-40页 |
2.3 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附录A 附表 | 第46-49页 |
附表1 梨状肌综合征病例观察表 | 第46-47页 |
附表2 髋关节功能评定记录表 | 第47-48页 |
附表3 症状体征积分表 | 第48-49页 |
附录B 附图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导师简介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5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