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t/h直燃生物质锅炉数值模拟及优化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 ·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 第9-10页 |
| ·生物质能利用意义 | 第10-11页 |
| ·生物质能利用方式 | 第11-13页 |
| ·炉排炉锅炉燃烧技术 | 第13-19页 |
| ·炉排炉锅炉简介 | 第13页 |
| ·炉排炉系统 | 第13-15页 |
| ·炉排炉数值模拟综述 | 第15-19页 |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第2章 炉排炉数值模拟方法 | 第20-31页 |
| ·基本守恒方程 | 第20-21页 |
| ·湍流模型及控制方程 | 第21-24页 |
| ·湍流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 ·κ-ε模型 | 第23-24页 |
| ·多孔介质模型 | 第24-25页 |
| ·多孔介质模型 | 第24-25页 |
| ·多孔介质模型中的能量方程 | 第25页 |
| ·组分输运与化学反应 | 第25-27页 |
| ·组分输运 | 第25-26页 |
| ·气相燃烧模型 | 第26页 |
| ·涡耗散模型 | 第26-27页 |
| ·DO模型 | 第27-28页 |
| ·随机轨道模型 | 第28-29页 |
| ·燃烧过程的辐射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模型建立与可靠性验证 | 第31-39页 |
|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介绍 | 第31-32页 |
| ·48t/h生物质直燃锅炉简介 | 第32-34页 |
| ·锅炉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 第32-33页 |
| ·存在主要问题 | 第33页 |
| ·双炉排结构的提出 | 第33-34页 |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4页 |
| ·模型可靠性验证 | 第34-38页 |
| ·相似定律 | 第35-36页 |
| ·模型确定和实验台搭建 | 第36页 |
| ·测量方法与测量装置 | 第36-37页 |
|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双炉排生物质锅炉流场优化 | 第39-50页 |
| ·配风优化 | 第39-44页 |
| ·湍流强度 | 第40-43页 |
| ·停留时间 | 第43-44页 |
| ·结构的优化 | 第44-49页 |
| ·后拱下移炉内流动特性 | 第45-47页 |
| ·前拱上移炉内流动特性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48t/h炉排炉热态数值模拟 | 第50-63页 |
| ·燃料特性 | 第50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0-53页 |
| ·床层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 ·各受热面模型的建立 | 第51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51-53页 |
| ·数值计算中使用的模型 | 第53-56页 |
| ·模拟结果及验证 | 第56-62页 |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56-61页 |
| ·模拟结果验证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