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铜锆基非晶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非晶合金的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非晶合金的形成理论和判据第10-14页
        1.2.1 非晶合金的形成理论第10-11页
        1.2.2 非晶合金形成的热力学条件第11-13页
        1.2.3 非晶合金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第13-14页
    1.3 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判据第14-16页
        1.3.1 临界冷却速率Rc和临界厚度t_m第14-15页
        1.3.2 过冷液相区宽度△T_x第15页
        1.3.3 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_(rg)准则第15-16页
        1.3.4 γ参数第16页
    1.4 非晶合金的组织第16-17页
        1.4.1 Cu-Zr基非晶合金的凝固第16-17页
        1.4.2 Cu-Zr基非晶合金的马氏体相变第17页
    1.5 非晶合金的性能第17-19页
        1.5.1 Cu-Zr基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第17-18页
        1.5.2 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的强化途径第18-19页
    1.6 研究内容意义第19-20页
2 实验过程及检测方法第20-27页
    2.1 实验原材料的选择第20-21页
    2.2 实验样品的制备第21-24页
        2.2.1 合金的电弧熔炼第21页
        2.2.2 合金的铜模吸铸第21-22页
        2.2.3 合金的感应喷铸第22-23页
        2.2.4 实验流程实验图第23-24页
    2.3 实验样品的表征第24-25页
        2.3.1 X射线衍射仪第24页
        2.3.2 差示扫描量热仪第24页
        2.3.3 金相显微镜第24-25页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5页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5页
    2.4 实验样品的力学性能测试第25-27页
        2.4.1 室温压缩力学性能测试第25-26页
        2.4.2 显微硬度测试第26-27页
3 Al对Cu-Zr基非晶合金组织的影响第27-36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Cu-Zr-Al合金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27-29页
    3.3 Cu-Zr-Al合金的热分析第29-31页
    3.4 Cu-Zr-Al合金的显微组织分析第31-34页
        3.4.1 Cu-Zr-Al合金的金相显微分析第31-32页
        3.4.2 Cu-Zr-Al合金的扫描电镜分析第32-33页
        3.4.3 Cu-Zr-Al合金的能谱分析第33-34页
        3.4.4 Cu-Zr-Al合金的透射电镜分析第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4 Al对Cu-Zr基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6-42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Cu-Zr-Al合金的室温压缩性能测试第36-38页
    4.3 Cu-Zr-Al合金断口形貌分析第38-39页
    4.4 Cu-Zr-Al合金的显微硬度测试第39-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5 Y对Cu-Zr-Al基非晶合金组织的影响第42-58页
    5.1 引言第42页
    5.2 Cu-Zr-Al-Y合金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42-45页
    5.3 Cu-Zr-Al-Y合金的热分析第45-47页
    5.4 Cu-Zr-Al-Y合金的显微组织分析第47-57页
        5.4.1 Cu-Zr-Al-Y合金的金相显微分析第47-49页
        5.4.2 Cu-Zr-Al-Y合金的扫描电镜分析第49-54页
        5.4.3 Cu-Zr-Al-Y合金的能谱分析第54-56页
        5.4.4 Cu-Zr-Al-Y合金的透射电镜分析第56-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Y对Cu-Zr-Al基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8-63页
    6.1 引言第58页
    6.2 Cu-Zr-Al-Y合金的室温压缩性能测试第58-59页
    6.3 Cu-Zr-Al-Y合金断口形貌分析第59-60页
    6.4 Cu-Zr-Al-Y合金的显微硬度测试第60-61页
    6.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7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碳硅烷的改性及其抑晶行为研究
下一篇:Al和C对FCC高熵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