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2.1 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和起源 | 第9页 |
2.2 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 | 第9页 |
2.3 国内外植物引种的理论研究及不同植物种类的引种筛选现状 | 第9-11页 |
2.4 旱区红枣引种筛选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2.5 国外红枣育种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2.6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2.7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3.1 试验地概况 | 第15页 |
3.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第15页 |
3.3 物候期的观测 | 第15-16页 |
3.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16页 |
3.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16-17页 |
3.6 数据处理 | 第17-18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8-50页 |
4.1 不同红枣品种物候期的分析比较 | 第18页 |
4.2 不同红枣品种生长性状的分析比较 | 第18-24页 |
4.3 不同红枣品种光合基础特性的分析比较 | 第24-28页 |
4.4 不同红枣品种果实品质的分析比较 | 第28-41页 |
4.5 不同红枣品种产量的分析比较 | 第41-50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0-53页 |
5.1 不同红枣品种物候期的讨论比较 | 第50页 |
5.2 不同红枣品种生长性状的讨论比较 | 第50-51页 |
5.3 不同红枣品种光合作用的讨论比较 | 第51页 |
5.4 不同红枣品种果实品质的讨论比较 | 第51-52页 |
5.5 不同红枣品种产量的讨论比较 | 第52页 |
5.6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红枣品种综合评价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