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人工地震动模拟研究 | 第16-17页 |
1.2.2 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研究 | 第17-18页 |
1.2.3 输电塔-线体系的倒塌破坏研究 | 第18-19页 |
1.2.4 小结 | 第19-20页 |
1.3 存在问题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3.1 存在问题 | 第20-21页 |
1.3.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地形变化场地上空间变化地震动模拟 | 第22-41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波的传播理论与基岩地震动研究 | 第22-30页 |
2.2.1 波的传播理论 | 第22-26页 |
2.2.2 基岩加速度反应谱 | 第26-28页 |
2.2.3 基岩地震动功率谱的生成 | 第28-30页 |
2.2.4 基岩相干函数 | 第30页 |
2.3 功率谱参数拟合 | 第30-34页 |
2.4 空间变化地震动模拟 | 第34-39页 |
2.4.1 空间变化地震动模拟方法 | 第34-36页 |
2.4.2 算例分析 | 第36-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基于角钢滞回性能的子程序研究 | 第41-49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角钢滞回性能研究 | 第41-48页 |
3.2.1 角钢失稳临界应力研究 | 第41-45页 |
3.2.2 角钢失稳后的力学模型 | 第45-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空间变化地震下输电塔-线体系响应研究 | 第49-69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试验概况 | 第49-54页 |
4.2.1 工程概况 | 第49-50页 |
4.2.2 试验模型 | 第50-52页 |
4.2.3 传感器布置和试验工况 | 第52-54页 |
4.3 非一致地震激励下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68页 |
4.3.1 非一致地震激励与一致激励下试验结果比较 | 第54-56页 |
4.3.2 行波效应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影响 | 第56-60页 |
4.3.3 相干效应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影响 | 第60-63页 |
4.3.4 局部场地效应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影响 | 第63-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空间变化地震动下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机理研究 | 第69-87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 | 第69-72页 |
5.3 多维地震激励下输电塔倒塌破坏机理研究 | 第72-78页 |
5.4 空间变化地震激励下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机理研究 | 第78-85页 |
5.4.1 多维一致地震激励下输电塔-线体系倒塌分析 | 第78-83页 |
5.4.2 多维多点地震激励下输电塔-线体系倒塌分析 | 第83-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90页 |
6.1 结论 | 第87-88页 |
6.2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 第97-99页 |
附件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