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785钢动态再结晶与应变诱导析出行为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高强度焊接结构钢 | 第10-11页 |
1.1.2 Ti 微合金化钢 | 第11-12页 |
1.2 动态再结晶行为 | 第12-19页 |
1.2.1 动态再结晶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2-17页 |
1.2.2 动态再结晶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2.3 动态再结晶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应变诱导析出行为 | 第19-24页 |
1.3.1 应变诱导析出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1.3.2 应变诱导析出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3 应变诱导析出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4-25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2.1 试验材料成分及特点 | 第25-26页 |
2.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26-30页 |
2.2.1 动态再结晶热模拟试验 | 第26-27页 |
2.2.2 应变诱导析出热模拟试验 | 第27-28页 |
2.2.3 试样制备及显微组织观察 | 第28-30页 |
第3章 HG785 钢动态再结晶行为 | 第30-47页 |
3.1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 第30-32页 |
3.2 金相组织观察 | 第32-34页 |
3.3 亚结构观察 | 第34-36页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3.4.1 试验参数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2 试验参数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7-39页 |
3.5 讨论 | 第39-46页 |
3.5.1 奥氏体热变形方程 | 第39-42页 |
3.5.2 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 | 第42-44页 |
3.5.3 动态再结晶图 | 第44-45页 |
3.5.4 高 Ti 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HG785 钢应变诱导析出行为 | 第47-65页 |
4.1 应力松弛曲线 | 第47-49页 |
4.2 P-T-T 曲线 | 第49页 |
4.3 析出动力学曲线 | 第49-50页 |
4.4 显微组织演变规律 | 第50-51页 |
4.5 析出相演变规律 | 第51-54页 |
4.5.1 未溶第二相 | 第52-53页 |
4.5.2 应变诱导析出相 | 第53-54页 |
4.6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60页 |
4.6.1 析出相形核机制 | 第54页 |
4.6.2 试验参数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4-55页 |
4.6.3 试验参数对应变诱导析出相的影响 | 第55-60页 |
4.7 讨论 | 第60-63页 |
4.7.1 析出相与基体的位置关系 | 第60-62页 |
4.7.2 高 Ti 对应变诱导析出行为的影响 | 第62页 |
4.7.3 应变诱导析出与动态再结晶的关系 | 第62-6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第74-75页 |
附录 2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