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提出 | 第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 第15-30页 |
2.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5-16页 |
2.2 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原理及特性 | 第16-20页 |
2.2.1 太阳能电池电压产生原理 | 第16-17页 |
2.2.2 太阳能电池数学模型 | 第17-20页 |
2.3 风力发电机工作方式及特性 | 第20-24页 |
2.3.1 风力发电机结构 | 第20-22页 |
2.3.2 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2.4 蓄电池特征 | 第24-28页 |
2.4.1 蓄电池电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2.4.2 铅蓄电池使用特性 | 第26-28页 |
2.5 控制器的作用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风光互补最大功率跟踪方法 | 第30-43页 |
3.1 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对比 | 第30-33页 |
3.1.1 光伏最大功率跟踪 | 第30-32页 |
3.1.2 风能最大功率跟踪 | 第32-33页 |
3.2 遗传算法 | 第33-37页 |
3.2.1 遗传算法的介绍 | 第33-35页 |
3.2.2 遗传算法的改进 | 第35-37页 |
3.3 风光互补系统遗传算法的最大功率跟踪 | 第37-42页 |
3.3.1 遗传算法的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 | 第37-40页 |
3.3.2 遗传算法的风能最大功率跟踪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控制器设计 | 第43-63页 |
4.1 控制器设计思路和工作方式 | 第43-45页 |
4.1.1 控制器设计思路 | 第43-44页 |
4.1.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工作状态 | 第44-45页 |
4.2 控制器软件仿真 | 第45-51页 |
4.2.1 DSP 的特点 | 第45-46页 |
4.2.2 DSP 与 PC 机通信方式和编程环境 | 第46-49页 |
4.2.3 遗传算法工具箱 | 第49-51页 |
4.3 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51-62页 |
4.3.1 主芯片控制电路 | 第51-53页 |
4.3.2 DC/DC 升降压电路设计 | 第53-56页 |
4.3.3 太阳能电池接入电路 | 第56-57页 |
4.3.4 风能接入电路 | 第57-58页 |
4.3.5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 | 第58-60页 |
4.3.6 卸荷负载输出电路 | 第60-61页 |
4.3.7 功率检测电路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63-69页 |
5.1 实验数据处理 | 第63-65页 |
5.1.1 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 第63页 |
5.1.2 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数据处理 | 第63-64页 |
5.1.3 风能最大功率跟踪数据处理 | 第64-65页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A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