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新生代小说中的“游荡者”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1-13页
绪论第13-32页
    一、新生代小说及其游荡者形象第13-14页
    二、游荡者与城市第14-21页
    三、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游荡者形象第21-26页
    四、研究现状第26-30页
    五、本文的思路与框架第30-32页
第一章 寻找自我:断裂时代的存在之思第32-63页
    第一节 “出去”:“寻找型”游背离姿态第33-42页
        一、断裂时代的主体位移与游荡的发生第33-36页
        二、“出去”:价值诉求下的双重疏离第36-42页
    第二节 “穿过欲望”:“形而下”生活的“形而上”冲动第42-54页
        一、“返回”及其困境第42-46页
        二、“我们的身体”:欲望的诱惑与限度第46-50页
        三、“无聊”及其意义第50-54页
    第三节 马路中心线上那个孤冷的灵魂:以朱文小说中的“小丁”为例第54-63页
        一、游荡空间:开放与封闭的吊诡第54-58页
        二、游荡时间:加速与延缓的悖论第58-60页
        三、游荡境遇:抵抗与妥协的纠结第60-63页
第二章 置换自我:城市空间中的审美发现第63-88页
    第一节 “眼睛的盛宴”:“置换型”游荡者的视觉转向第63-70页
        一、“移步换景”:大都会与精神生活第64-66页
        二、“眼睛的盛宴”:都市审美的主体特征第66-70页
    第二节 “流浪者之家”:“置换型”游荡者的都市勘探第70-80页
        一、漫步:遭遇城市第71-76页
        二、追踪:解剖城市第76-79页
        三、收藏:重构城市第79-80页
    第三节 缤纷都市中那双游移的审美之眸:英雄主义与邱华栋小说中的一类城市发现者第80-88页
        一、背景:诱惑、自由与压抑之都第81-82页
        二、倾向:英雄主义与游荡者的美学实践第82-83页
        三、实践之一:定格英雄主义第83-85页
        四、实践之二:审美作为游荡者的英雄式抵抗第85-88页
第三章 感觉自我:都市幻景中的身体反叛第88-110页
    第一节 快感与颓废:感觉型游荡者的生成与特点第88-96页
        一、快感与认同:感觉型游荡者的生成背景第88-91页
        二、“颓废”及其表征:感觉型游荡者的特点第91-96页
    第二节 酒吧内外:感觉型游荡者的诸种风格第96-103页
        一、酒吧之内:幻觉中的身体放纵第97-100页
        二、酒吧以外:游戏中的越界快感第100-103页
    第三节 快感的意义:有限的抵抗第103-110页
        一、抵抗的对象:物的包围与人的异化第103-104页
        二、抵抗的方式:身体快感与意义重构第104-107页
        三、抵抗的效果:虚弱的手势第107-110页
第四章 推销自我:欲望迷宫中的盛装漫步第110-130页
    第一节 “可供消费的人生”:商业化的宰制与无所不在的交换原则第110-118页
        一、消费文化与中产想象第110-114页
        二、推销型游荡者的“审美化”第114-118页
    第二节 欲望与妓女第118-123页
        一、妓女的欲望第118-119页
        二、作为欲望对象的妓女第119-121页
        三、妓女对欲望的解放与规训第121-123页
    第三节 “美女作家”:文人与市场的一种遇合第123-130页
        一、兜售欲望第123-125页
        二、雕琢“优雅”第125-127页
        三、商业时代的伪个人化第127-130页
结语:“个人化”的消解与游荡的被规训第130-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2页
后记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成长与伦理选择--安徒生童话研究
下一篇:图像数字水印和视频跟踪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