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三、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5页 |
第一章 配偶权的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 第15-33页 |
第一节 配偶权的概念 | 第15-18页 |
一、 国内配偶权的相关定义 | 第16-17页 |
二、 国外对于配偶权的相关界定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我国配偶权的法律构成要件 | 第18-33页 |
一、 配偶权的主体 | 第19-20页 |
二、 配偶权的客体 | 第20页 |
三、 配偶权的特征 | 第20-23页 |
四、 配偶权的具体内容 | 第23-33页 |
第二章 侵犯配偶权的认定与分类 | 第33-40页 |
第一节 侵犯配偶权的民事认定 | 第33-34页 |
一、 侵犯配偶权的主体 | 第33页 |
二、 违法行为 | 第33-34页 |
三、 损害事实 | 第34页 |
四、 因果关系 | 第34页 |
五、 主观过错 | 第34页 |
第二节 侵犯配偶权的情形分类 | 第34-40页 |
一、 配偶间一方的侵权行为 | 第34-36页 |
二、 配偶之外的第三人的侵权行为 | 第36-40页 |
第三章 侵犯配偶权的民事责任 | 第40-44页 |
第一节 对于配偶间侵权所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 | 第40-42页 |
一、 违反夫妻间相互抚养义务的民事责任 | 第40-41页 |
二、 侵犯配偶家事代理权的民事责任 | 第41-42页 |
第二节 第三人侵权的民事责任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侵害配偶民事权利的立法探究 | 第44-50页 |
第一节 研究侵害配偶民事权利的意义 | 第44页 |
第二节 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与缺陷探究 | 第44-47页 |
一、 法律规定过于宽泛、简单,缺乏明确的法条支撑 | 第44-45页 |
二、 取证难、界定难、限制多等因素导致配偶权利的诉求无法得到有效支持 | 第45-46页 |
三、 受传统、习惯、社会需要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做到实质上的完全公平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完善立法建议 | 第47-50页 |
一、 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进一步明确相关规定,以完善整个维权体系 | 第47-48页 |
二、 适当降低受害者的诉求门槛,同时增强侵害者的法律制裁,以提高侵犯配偶权的侵权成本 | 第48-49页 |
三、 提高自主救济的效力,结合其他的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法律的有力补充 | 第49-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