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视域下的我国案例指导制度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一、 案例指导概述 | 第9-14页 |
| (一) 我国案例指导的时代背景 | 第9-10页 |
| (二) 案例指导的逻辑学内涵 | 第10-12页 |
| (三) 逻辑与经验之争 | 第12-14页 |
| 二、 西方国家的判例(法)制度 | 第14-20页 |
| (一) 英美法系判例法制度概述 | 第14-16页 |
| (二) 英国建立判例法制度的条件 | 第16-18页 |
| (三) 大陆法系国家的判例制度 | 第18-20页 |
| 三、 我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分析和性质分析 | 第20-23页 |
| (一) 我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20-22页 |
| (二) 我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性质分析 | 第22-23页 |
| 四、 指导性案例的选择与适用 | 第23-28页 |
| (一) 指导性案例的发布 | 第23-24页 |
| (二) 指导性案例的选择 | 第24页 |
| (三) 指导性案例的适用 | 第24-27页 |
| (四) 指导性案例的效力 | 第27-28页 |
| 五、 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 第28-32页 |
| (一) 统一司法与司法创新、司法多样性的冲突 | 第28-29页 |
| (二) 立法权威与指导性案例实践效力的冲突 | 第29页 |
| (三) 案例指导制度强化了司法行政化 | 第29-30页 |
| (四) 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的混同 | 第30-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