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9-12页 |
二、刑事涉案财物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理论剖析 | 第12-17页 |
2.1 何谓“刑事涉案财物” | 第12-13页 |
2.2 强制性措施、强制措施与强制性侦查措施交叉的研究 | 第13-16页 |
2.2.1 关于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学术争鸣 | 第14-15页 |
2.2.2 关于强制措施与强制性措施的比较辨析 | 第15-16页 |
2.2.3 强制性措施与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关联解读 | 第16页 |
2.3 刑事扣押的界定 | 第16-17页 |
三、我国刑事扣押的现状及缺陷 | 第17-29页 |
3.1 我国刑事扣押的现状 | 第18-22页 |
3.1.1 立法现状 | 第18-20页 |
3.1.2 司法现状 | 第20-22页 |
3.2 我国扣押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2-29页 |
3.2.1 对于违法扣押等强制性侦查行为的司法救济不完善 | 第22-23页 |
3.2.2 未明确扣押等强制性侦查行为的实施期限 | 第23页 |
3.2.3 对扣押等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不完善 | 第23-25页 |
3.2.4 扣押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程序参与不足 | 第25页 |
3.2.5 扣押的行政式启动方式缺少外部制约 | 第25-26页 |
3.2.6 对违法扣押等缺乏有效的程序性制裁 | 第26-27页 |
3.2.7 刑事扣押等强制性侦查行为的客体范围不明 | 第27-28页 |
3.2.8 扣押物的管理机制失控 | 第28-29页 |
四、规范刑事扣押等强制性措施的原则 | 第29-34页 |
4.1 程序法定原则 | 第29-30页 |
4.2 比例原则 | 第30-31页 |
4.3 程序正当原则 | 第31-32页 |
4.4 司法审查原则 | 第32-34页 |
五、刑事扣押等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改革与完善路径 | 第34-45页 |
5.1 明确“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并重”的法治理念 | 第35页 |
5.2 将扣押等强制性侦查措施纳入强制性措施的范畴与体系 | 第35-36页 |
5.3 完善扣押等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操作程序 | 第36-41页 |
5.3.1 建立扣押等强制性侦查措施启动的准司法化审查机制 | 第36-38页 |
5.3.2 规范扣押等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实施步骤 | 第38-39页 |
5.3.3 明确扣押等侦查对象的范围 | 第39页 |
5.3.4 设置扣押等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实施期限 | 第39-40页 |
5.3.5 完善扣押等款物的管理 | 第40-41页 |
5.4 强化对违法扣押等侦查行为的事后监督 | 第41-42页 |
5.5 构建对违法扣押等的程序性制裁机制 | 第42-43页 |
5.6 完善违法扣押等侦查措施的司法救济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