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热带及亚热带果类论文

龙眼属间回交群体及若干选种优株的抗寒性鉴定及利用评价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1-20页
    1.1 龙眼育种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 荔枝育种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远缘杂交育种进展第13-15页
        1.3.1 果树远缘杂交进展第13-14页
        1.3.2 龙眼、荔枝远缘杂交研究进展第14-15页
    1.4 果树抗寒性育种研究第15-19页
        1.4.1 抗寒育种的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4.2 果树抗寒性的鉴定方法第16-17页
        1.4.3 果树抗寒性状与机理第17-19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8页
    2.1 ZZW属间回交群体的创制第20-21页
        2.1.1 供试材料第20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0页
        2.1.3 主要试剂及其配方第20页
        2.1.4 方法第20-21页
            2.1.4.1 花粉采集与处理第20页
            2.1.4.2 人工授粉第20-21页
            2.1.4.3 栽培养护与播种育苗第21页
    2.2 抗寒性鉴定第21-24页
        2.2.1 供试材料第21-23页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3页
        2.2.3 方法第23-24页
            2.2.3.1 样品的采集与清洗第23页
            2.2.3.2 样品的分装与处理第23页
            2.2.3.3 相对电导率和伤害率的测定第23页
            2.2.3.4 半致死温度的计算第23-24页
        2.2.4 属间杂种后代半致死温度的遗传规律分析第24页
    2.3 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第24-25页
        2.3.1 供试材料第24页
        2.3.2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第24页
        2.3.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24-25页
        2.3.4 叶绿素指数的测定第25页
    2.4 2016年强寒潮期间田间抗寒性调查第25-26页
        2.4.1 供试材料第25页
        2.4.2 叶片田间伤害率的测定第25-26页
        2.4.3 叶片田间冻害指数调查第26页
    2.5 部分植物学性状观测第26-28页
        2.5.1 供试材料第26页
        2.5.2 观测方法第26页
        2.5.3 属间杂种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第26-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67页
    3.1 ZZW属间回交群体的创制第28页
        3.1.1 父本花粉采集及人工授粉第28页
        3.1.2 杂交果实采收、播种与育苗第28页
    3.2 抗寒性鉴定第28-40页
        3.2.1 ZZW属间回交真实杂种的抗寒性鉴定第28-35页
            3.2.1.1 参试种质材料的相对电导率第28-30页
            3.2.1.2 参试种质材料的伤害率第30-32页
            3.2.1.3 参试种质材料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第32-34页
            3.2.1.4 ZZW群体半致死温度的遗传规律分析第34-35页
        3.2.2 龙眼优株优系的抗寒性鉴定第35-40页
            3.2.2.1 参试龙眼优株优系的相对电导率第35-37页
            3.2.2.2 参试种质材料的伤害率第37-39页
            3.2.2.3 参试种质材料的半致死温度第39-40页
    3.3 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第40-48页
        3.3.1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第40-43页
        3.3.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43-46页
        3.3.3 叶绿素指数的测定第46-47页
        3.3.4 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3.4 2016年强寒潮期间田间抗寒性调查第48-54页
        3.4.1 叶片田间伤害率的测定第48-52页
        3.4.2 叶片田间冻害指数调查与分级第52-54页
        3.4.3 相关性分析第54页
    3.5 部分植物学特性观测第54-62页
        3.5.1 ZZW属间回交群体植物学特性观测第54-56页
        3.5.2 ZZW群体叶片遗传规律分析第56-62页
        3.5.3 相关性分析第62页
    3.6 优异杂种单株的选育第62-67页
        3.6.1 FD群体优株第62-65页
        3.6.2 龙眼属间杂种优株抗寒性分析第65-67页
4 讨论与结论第67-71页
    4.1 龙眼荔枝属间回交群体的育种价值第67-68页
    4.2 抗寒性室内鉴定与大田观测的一致性第68页
    4.3 FD优株(系)的抗寒性及利用评价第68-69页
    4.4 属间杂种的抗寒性及利用评价第69-70页
    4.5 净光合速率与抗寒性第70页
    4.6 叶绿素荧光参数与抗寒性第70-71页
致谢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若干枇杷属植物离体形态建成及相关研究
下一篇:香蕉(Musa spp.)阿拉伯聚半乳糖蛋白对低温胁迫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