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电化学工业论文--电镀工业论文--单一金属的电镀论文

乙内酰脲体系无氰电镀铜工艺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无氰电镀铜的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金属铜的特点及应用第9-10页
        1.2.2 无氰电镀铜的主要体系及研究进展第10-14页
    1.3 乙内酰脲及其配合物在电镀中的应用第14-17页
        1.3.1 乙内酰脲配合物的研究第15-16页
        1.3.2 乙内酰脲在电镀领域的应用第16-17页
    1.4 无氰电镀铜添加剂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无氰电镀铜机理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5.1 无氰电镀铜成核过程研究第18-20页
        1.5.2 无氰电镀铜动力学过程研究第20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第22-29页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22-23页
    2.2 电镀铜工艺第23-24页
        2.2.1 溶液配制方法第23页
        2.2.2 工艺流程第23-24页
    2.3 测试与表征方法第24-29页
        2.3.1 镀液性能测试第24-27页
        2.3.2 镀层性能测试第27-28页
        2.3.3 电化学测试第28-29页
第3章 乙内酰脲体系无氰电镀铜工艺的研究第29-55页
    3.1 无氰电镀铜体系的确定第29-32页
        3.1.1 镀液组分和工艺条件的初步确定第29-30页
        3.1.2 辅助配位剂的筛选第30-32页
    3.2 添加剂的筛选第32-38页
        3.2.1 单一添加剂第32-37页
        3.2.2 复合添加剂第37-38页
    3.3 镀液组成对镀层表面状态和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第38-44页
        3.3.1 主盐浓度的影响第38-39页
        3.3.2 DMH浓度的影响第39-41页
        3.3.3 焦磷酸钾浓度的影响第41-42页
        3.3.4 K_2CO_3浓度的影响第42-44页
    3.4 工艺条件对镀层表面状态和工作电流密度上限的影响第44-50页
        3.4.1 温度的影响第44-46页
        3.4.2 搅拌的影响第46-49页
        3.4.3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49-50页
    3.5 镀液与镀层性能表征第50-54页
        3.5.1 镀液性能测试第50-52页
        3.5.2 镀层性能测试第52-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乙内酰脲体系中铜离子的电沉积行为第55-66页
    4.1 基础镀液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第55-59页
        4.1.1 镀液的循环伏安曲线第55-56页
        4.1.2 镀液体系的可逆性分析第56-57页
        4.1.3 镀液体系的控制步骤第57-59页
    4.2 基础镀液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第59-60页
    4.3 焦磷酸钾的加入对铜离子电沉积行为的影响第60-62页
        4.3.1 焦磷酸钾对阴极极化曲线的影响第60-61页
        4.3.2 焦磷酸钾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61-62页
    4.4 添加剂的加入对铜离子电沉积行为的影响第62-64页
        4.4.1 添加剂对阴极极化曲线的影响第62-63页
        4.4.2 添加剂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63-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Mn0.54Ni0.13Co0.13O2的预烧过程和纳米SnO2包覆研究
下一篇:硫化锌基光催化剂的水热制备、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