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 学生伤害事故中校方侵权责任的基础理论 | 第9-22页 |
| ·学生伤害事故基本概念及特征 | 第9-11页 |
| ·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 | 第9-10页 |
| ·学生伤害事故的特征 | 第10-11页 |
| ·学生伤害事故校方侵权的类型 | 第11-15页 |
| ·学校责任事故 | 第11-12页 |
| ·学生之间的责任事故 | 第12-13页 |
| ·校外第三人责任事故 | 第13页 |
| ·不可抗力事件和突发事件 | 第13-14页 |
| ·学生自伤事件 | 第14-15页 |
| ·校方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15-19页 |
| ·违法行为 | 第15-16页 |
| ·学生损害的事实 | 第16-17页 |
| ·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具有因果关系 | 第17-18页 |
| ·过错 | 第18-19页 |
| ·校方侵权责任中的归责原则 | 第19-22页 |
| ·过错原则 | 第19-20页 |
| ·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20页 |
| ·公平原则 | 第20-22页 |
| 2 国外有关学生伤害事故校方侵权责任的现状 | 第22-29页 |
| ·大陆法系国家 | 第22-24页 |
| ·日本 | 第22-23页 |
| ·德国 | 第23-24页 |
| ·英美法系国家 | 第24-27页 |
| ·美国 | 第24-26页 |
| ·加拿大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3 我国学生伤害事故中校方侵权责任的立法及司法现状 | 第29-37页 |
| ·校方侵权责任的立法现状 | 第29-31页 |
| ·《民法通则》 | 第29页 |
| ·《侵权责任法》 | 第29-30页 |
| ·《办法》 | 第30-31页 |
| ·校方侵权责任的司法现状 | 第31-32页 |
| ·对公平原则适用的判决 | 第31-32页 |
| ·对隐性伤害问题的判决 | 第32页 |
| ·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 ·学校责任认定不明 | 第32-33页 |
| ·法律位阶低 | 第33-34页 |
| ·归责原则过于单一 | 第34-35页 |
| ·赔偿经费存在困难 | 第35-37页 |
| 4 完善我国学生伤害事故中校方侵权责任制度的建议 | 第37-43页 |
| ·《民法通则》中作出原则性规定 | 第37-38页 |
| ·《侵权责任法》的完善建议 | 第38-41页 |
| ·增加公平原则 | 第38-39页 |
| ·明确隐性伤害的地位 | 第39-41页 |
| ·《办法》的完善建议 | 第41-43页 |
| ·提高法律位阶 | 第41-42页 |
| ·提倡校方责任险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