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 结构安排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图像显著性检测的基本方法 | 第19-25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视觉注意模型 | 第19页 |
| 2.3 特征的选择和提取 | 第19-21页 |
| 2.3.1 颜色特征 | 第19-20页 |
| 2.3.2 强度特征 | 第20-21页 |
| 2.3.3 方向特征 | 第21页 |
| 2.4 显著性检测遵循的准则 | 第21-22页 |
| 2.4.1 中心周边差准则 | 第21页 |
| 2.4.2 双色对立准则 | 第21页 |
| 2.4.3 对比度准则 | 第21-22页 |
| 2.4.4 注意中心准则 | 第22页 |
| 2.4.5 高频抑制原理 | 第22页 |
| 2.5 显著性检测结果的评价标准 | 第22-23页 |
| 2.6 显著性检测方法的分类 | 第23-24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基于联合稀疏多尺度融合的图像显著区域检测方法 | 第25-43页 |
| 3.1 引言 | 第25页 |
| 3.2 模型概述 | 第25-33页 |
| 3.2.1 Itti算法 | 第25-29页 |
| 3.2.2 基于联合稀疏多尺度融合的图像显著区域检测方法 | 第29-33页 |
| 3.3 模型实现 | 第33-35页 |
| 3.4 仿真结果 | 第35-4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基于超像素的全局显著区域检测方法 | 第43-53页 |
| 4.1 引言 | 第43页 |
| 4.2 模型概述 | 第43-46页 |
| 4.2.1 两种色彩空间及超像素的定义 | 第43-44页 |
| 4.2.2 SLIC方法分割超像素 | 第44-45页 |
| 4.2.3 全局显著性 | 第45页 |
| 4.2.4 局部邻域相似性约束 | 第45-46页 |
| 4.3 模型实现 | 第46-47页 |
| 4.4 仿真结果 | 第47-5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高分辨SAR图像典型地物分类和多时相SAR图像变化检测 | 第53-69页 |
| 5.1 引言 | 第53页 |
| 5.2 高分辨SAR图像典型地物分类 | 第53-62页 |
| 5.2.1 SAR图像以及建筑区域的成像原理 | 第53-55页 |
| 5.2.2 纹理特征的表征和选择 | 第55-57页 |
| 5.2.3 特征的分类 | 第57-58页 |
| 5.2.4 基于纹理特征建筑区域检测模型的具体实现 | 第58-59页 |
| 5.2.5 仿真结果 | 第59-62页 |
| 5.3 多时相SAR图像变化检测 | 第62-68页 |
| 5.3.1 非局部均值操作的介绍 | 第63-64页 |
| 5.3.2 基于非局部操作的变化检测模型 | 第64-65页 |
| 5.3.3 仿真结果 | 第65-6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6.1 总结 | 第69-70页 |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7页 |
| 作者简介 | 第77-78页 |
| 1.基本情况 | 第77页 |
| 2.教育背景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