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时空演变研究--基于旅游发明专利数据分析视角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2.1.3 研究述评 | 第22-2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第24页 |
2.2.2 内生增长理论 | 第24-25页 |
2.2.3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表达 | 第26-31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3.1.1 旅游产业 | 第26页 |
3.1.2 科技创新 | 第26页 |
3.1.3 旅游科技创新 | 第26页 |
3.1.4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 第26-27页 |
3.2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 | 第27-31页 |
3.2.1 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 | 第27-28页 |
3.2.2 单一指标评价法 | 第28页 |
3.2.3 专利指标合理性论证 | 第28-31页 |
第4章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差异及演变 | 第31-39页 |
4.1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分布 | 第31-33页 |
4.2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差异演变 | 第33-39页 |
4.2.1 锡尔(Theil)系数 | 第33-34页 |
4.2.2 总体差异 | 第34-35页 |
4.2.3 地带间的差异 | 第35-37页 |
4.2.4 地带内的差异 | 第37-38页 |
4.2.5 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聚类格局及演变 | 第39-46页 |
5.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第39页 |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第39-40页 |
5.2 创新能力总体空间格局 | 第40-41页 |
5.3 创新能力局部空间格局 | 第41-44页 |
5.4 小结 | 第44-46页 |
第6章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程度 | 第46-52页 |
6.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46-48页 |
6.1.1 经济发展水平 | 第46页 |
6.1.2 科技创新环境 | 第46-47页 |
6.1.3 科技创新投入 | 第47页 |
6.1.4 科技资源丰度 | 第47页 |
6.1.5 知识溢出效应 | 第47-48页 |
6.2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8-52页 |
6.2.1 空间回归模型 | 第48页 |
6.2.2 模型构建 | 第48-49页 |
6.2.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第7章 结论与探讨 | 第52-56页 |
7.1 对策启示 | 第52-53页 |
7.2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