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数据与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1 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 | 第17页 |
2.1.2 干旱灾害风险内涵与概念框架 | 第17-18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18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3.1 加权综合评价法 | 第18页 |
2.3.2 自然灾害指数法 | 第18页 |
2.3.3 层次分析法 | 第18-19页 |
2.3.4 BP人工神经网络 | 第19-20页 |
3. 锡林郭勒盟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识别 | 第20-24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3页 |
3.1.1 地理位置 | 第20-21页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2页 |
3.1.3 经济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3.2 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识别 | 第23-24页 |
4. 锡林郭勒盟干旱灾害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 第24-28页 |
4.1 指标的选择 | 第24-25页 |
4.1.1 草原干旱灾害的危险性 | 第24页 |
4.1.2 草原干旱灾害的暴露性 | 第24-25页 |
4.1.3 草原干旱灾害的脆弱性 | 第25页 |
4.1.4 草原干旱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 | 第25页 |
4.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26页 |
4.3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的量化 | 第26页 |
4.4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 第26-28页 |
5. 锡林郭勒盟草原干旱灾害风险分析 | 第28-38页 |
5.1 锡林郭勒盟草原干旱灾害危险性分析 | 第28-30页 |
5.2 锡林郭勒盟草原干旱灾害暴露性分析 | 第30-32页 |
5.3 锡林郭勒盟草原干旱灾害脆弱性分析 | 第32-34页 |
5.4 锡林郭勒盟草原干旱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 第34-36页 |
5.5 锡林郭勒盟草原干旱灾害风险综合分析 | 第36-38页 |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草原干旱灾害风险评价结果验证 | 第38-43页 |
6.1 数据预处理 | 第38页 |
6.2 网络结构设计与运行 | 第38-39页 |
6.3 模型检验 | 第39-41页 |
6.4 验证结果 | 第41页 |
6.5 验证结果 | 第41-43页 |
7. 锡林郭勒盟草原干旱灾害风险等级划分与分区 | 第43-47页 |
7.1 草原干旱灾害风险等级划分 | 第43页 |
7.2 草原干旱灾害风险图谱绘制 | 第43-47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47-50页 |
8.1 结论 | 第47-48页 |
8.2 问题与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