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章 绪论 | 第7-16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7-8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关于“灾难新闻”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二、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三、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四、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4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路径及问题提出 | 第16-24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概述 | 第16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径 | 第16-23页 |
一、案例选取 | 第17页 |
二、样本的选取 | 第17-20页 |
三、分析单元的确定 | 第20-21页 |
四、类目系统的制定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样本描述:7·21北京暴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的煤介呈现 | 第24-38页 |
第一节 传统媒体中的议题呈现 | 第24-30页 |
一、报纸媒体对7.21北京暴雨的议题呈现 | 第24-27页 |
二、电视媒体对7.21北京暴雨的呈现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新媒体中的议题呈现 | 第30-38页 |
一、新浪微博对7·21北京暴雨的议题呈现 | 第30-36页 |
二、论坛对7·21北京暴雨的呈现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样本比较:7·21北京暴雨中媒介呈现的异同及互动分析 | 第38-49页 |
第一节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媒介呈现上的异同比较分析 | 第38-42页 |
一、传统媒体内部的纵向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二、新媒体内部的纵向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横向比较分析 | 第40-41页 |
四、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媒介呈现上的互动比较分析 | 第42-46页 |
一、关于遇难人数及名单的互动 | 第42-44页 |
二、关于捐款问题的互动 | 第44-45页 |
三、关于政府预警机制的互动 | 第45-46页 |
第三节 特殊现象:政务微博的活跃与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敢言” | 第46-49页 |
一、政务微博:发消息为主,鲜于意见表达 | 第46页 |
二、传统媒体官方微博:是纸质媒体的扩展延伸 | 第46-47页 |
三、网民与政务微博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多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理论阐释:基于媒介生态理论的思考 | 第49-58页 |
第一节 正向的合力:灾难新闻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 | 第49-53页 |
一、新媒体:“自立门户”而又独力难支 | 第49-50页 |
二、传统媒体:求新求变 | 第50-51页 |
三、“传统媒体中的新媒体”:新媒体影响传统媒体的议题 | 第51-52页 |
四、“新媒体中的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及其传媒精英渗入新媒体 | 第52-53页 |
第二节 逆向的合力:灾难新闻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分殊 | 第53-55页 |
一、立场的差异:党和政府的“喉舌”与公众言论的“集散地” | 第53-54页 |
二、技术上的对立:报纸、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技术的较量 | 第54-55页 |
第三节 新趋势:灾难新闻中政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三者之间的博弈融合 | 第55-57页 |
一、政府对传统媒体指导思想的变化与传统媒体日渐强调新闻专业主义 | 第55-56页 |
二、政府“进军”新媒体显亲民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反思与进步:新媒介生态下灾难新闻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 第58-61页 |
第一节 政府:加强政府与媒体之间的有效联动 | 第58-59页 |
一、多层次的信息发布平台 | 第58-59页 |
二、敏感信息的应急滚动发布 | 第59页 |
第二节 媒体: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有效联动 | 第59-61页 |
一、传统媒体及时回应新媒体的质疑 | 第59页 |
二、着力巩固和发展政府及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地位 | 第59-61页 |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61-62页 |
注释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