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信阳毛尖简述 | 第11-15页 |
1.1.1 茶叶中的主要物质 | 第11-14页 |
1.1.2 信阳毛尖茶树品种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1.3 关于不同等级信阳毛尖茶品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 HPLC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领域的应用发展 | 第15-17页 |
1.2.1 指纹图谱技术简介 | 第15页 |
1.2.2 茶叶HPLC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茶叶产地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1 HPLC法 | 第17-18页 |
1.3.2 红外光谱法 | 第18页 |
1.3.3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第18页 |
1.4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相似度分析法 | 第18-19页 |
1.4.2 主成分分析法 | 第19页 |
1.4.3 聚类分析法 | 第19页 |
1.4.4 判别分析法 | 第19-20页 |
1.4.5 人工神经网络 | 第20页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0-23页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信阳毛尖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 | 第23-41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2.2.1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23-25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25-26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2.3.1 样品制备 | 第26页 |
2.3.2 酚类含量测定 | 第26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26-38页 |
2.5.1 不同茶样的感官品质比较 | 第26-29页 |
2.5.2 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和生物碱的HPLC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29-31页 |
2.5.3 方法学考察及茶样测定 | 第31-33页 |
2.5.4 茶样内含物测定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三章 HPLC化学指纹图谱法识别信阳毛尖产地 | 第41-57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1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1-53页 |
3.4.1 参照峰的确定 | 第42页 |
3.4.2 多元化学指纹图谱的构建 | 第42-46页 |
3.4.3 相似性分析 | 第46-47页 |
3.4.4 主成分分析 | 第47-50页 |
3.4.5 聚类分析 | 第50-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7页 |
第四章 信阳毛尖茶中游离氨基酸指纹图谱的特征分析 | 第57-69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57-58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57页 |
4.2.2 仪器设备 | 第57-58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58-59页 |
4.3.1 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法 | 第58页 |
4.3.2 试剂配制及色谱条件的确定 | 第58-59页 |
4.4 数据分析 | 第59页 |
4.5 结果与分析 | 第59-67页 |
4.5.1 游离氨基酸的比较分析 | 第59-61页 |
4.5.2 茶氨酸的比较分析 | 第61-62页 |
4.5.3 不同茶叶必需氨基酸的比较分析 | 第62-64页 |
4.5.4 不同茶叶呈味氨基酸的比较分析 | 第64页 |
4.5.5 必需氨基酸指纹图谱的绘制 | 第64-66页 |
4.5.6 不同品种信阳毛尖茶游离氨基酸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 | 第66-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