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达布达地区祖母绿的矿物学及光谱学特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矿区地质研究工作进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区概况 | 第11-12页 |
1.2.2 前人地质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工作方案发展 | 第13-17页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1.3.3 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6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7页 |
2.2 区域地层 | 第17-21页 |
2.3 区域构造 | 第21页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21-23页 |
2.5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3-26页 |
2.5.1 地层 | 第23-24页 |
2.5.2 构造 | 第24页 |
2.5.3 岩浆岩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祖母绿矿床地质特征 | 第26-36页 |
3.1 产出地质条件 | 第26-27页 |
3.1.1 地层 | 第26页 |
3.1.2 构造 | 第26-27页 |
3.1.3 岩浆岩及变质作用 | 第27页 |
3.2 矿体地质特征 | 第27-36页 |
3.2.1 矿体特征 | 第27-30页 |
3.2.2 矿石特征 | 第30-33页 |
3.2.3 祖母绿赋存特征与成矿阶段划分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 第36-45页 |
4.1 测试对象、方法 | 第36页 |
4.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36-45页 |
4.2.1 包裹体特征及类型 | 第36-40页 |
4.2.2 均一温度、盐度、密度 | 第40-45页 |
第五章 新疆及哥伦比亚祖母绿的物理性质研究 | 第45-49页 |
5.1 样品及基本表征测试 | 第45-46页 |
5.2 基本宝石学测试 | 第46-49页 |
5.2.1 折射率 | 第46页 |
5.2.2 二色性检查 | 第46页 |
5.2.3 查尔斯滤色镜下特征 | 第46-47页 |
5.2.4 紫外荧光下的特征 | 第47页 |
5.2.5 吸收光谱特征 | 第47页 |
5.2.6 密度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祖母绿的光谱特征对比研究 | 第49-59页 |
6.1 拉曼光谱研究 | 第49-52页 |
6.1.1 特征光谱对比研究 | 第49-51页 |
6.1.2 不同方向的光谱对比研究 | 第51页 |
6.1.3 CO_2包裹体的光谱研究 | 第51-52页 |
6.2 红外光谱研究 | 第52-56页 |
6.2.1 基团振动 | 第52-53页 |
6.2.2 CO_2伸缩振动 | 第53-54页 |
6.2.3 H_2O的振动 | 第54-56页 |
6.3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研究 | 第56-59页 |
第七章 矿床成因探讨及开发现状思考 | 第59-64页 |
7.1 讨论 | 第59-61页 |
7.1.1 控矿因素 | 第59页 |
7.1.2 成矿压力 | 第59-60页 |
7.1.3 成矿流体的性质 | 第60-61页 |
7.2 新疆祖母绿的开发现状及思考 | 第61-64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图版及说明 | 第71-76页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