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网络环境下诽谤罪客观要件争议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一、网络诽谤行为方式的认定第12-23页
    (一) 网络诽谤行为的作为形式第12-16页
        1. "捏造"与"散布"的含义第12-14页
        2. 单复数行为之争第14-16页
    (二) 网络诽谤行为的不作为形式第16-18页
        1. 不作为犯理论第16-17页
        2. 网络诽谤的不作为主体及其具体形式第17-18页
    (三) 行为对象问题第18-23页
        1. 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特定群体的认定问题第18-19页
        2.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保护第19-21页
        3. 死者第21-23页
二、行为的公然性与事实的虚假性问题第23-28页
    (一) 行为的公然性问题第23-25页
        1. 刑法中"公然性"的认定第23-24页
        2. 网络诽谤行为"公然性"是必要要素第24-25页
    (二) 事实的虚假性问题第25-28页
        1. 域外对此问题的规定第25-26页
        2. 网络诽谤必须是虚假事实第26-28页
三、本罪的"危害结果"与"情节严重"第28-33页
    (一) 本罪的危害结果认定第28-29页
        1. 危害结果的范围界定及其具体形式第28-29页
        2. 本罪的直接与间接危害结果第29页
    (二) 网络诽谤中的"情节严重"第29-33页
        1. 本罪情节严重与危害结果的关系第29-30页
        2. 焦点问题探讨第30-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定红彝丧葬仪式考察
下一篇:股方肌肌骨瓣移植术与髄芯减压植骨术治疗Ficat Ⅱ期股骨头坏死的短期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