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例缺血性中风病证候分布情况与演变规律的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21页 |
一、古今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理论研究的概述 | 第11-13页 |
(一) 缺血性中风病名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 古代医家对中风证候的认识 | 第12-13页 |
二、对中风证候理论的研究 | 第13-17页 |
(一)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的规范与完善 | 第13-17页 |
三、缺血性中风证候相关因素的研究 | 第17-21页 |
(一) 证候分布的规律 | 第17-18页 |
(二) 有关缺血性中风证候相关因素的研究 | 第18-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第21-42页 |
一、诊断标准 | 第21-23页 |
(一)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 | 第21页 |
(二) 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 | 第21页 |
(三) 脑梗死西医诊断标准 | 第21页 |
(四) 中风病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 第21-23页 |
二、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23-24页 |
(一) 缺血性中风病例纳入标准 | 第23-24页 |
(二) 缺血性中风病例排除标准 | 第24页 |
三、质量控制 | 第24页 |
四、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24页 |
五、缺血性中风证候分布情况 | 第24-34页 |
(一) 证候构成比 | 第24-30页 |
(二) 证候的兼夹 | 第30-34页 |
六、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 第34-37页 |
(一) 证候与年龄的关系 | 第34-35页 |
(二) 证候与既往史的关系 | 第35-36页 |
(三) 证候与个人史的关系 | 第36-37页 |
(四) 证候和血脂的关系 | 第37页 |
(五) 证候与凝血指标的关系 | 第37页 |
七、讨论 | 第37-42页 |
(一) 证候的分布规律 | 第37-40页 |
(二) 各证候之间的兼夹情况 | 第40页 |
(三) 证候与既往史、个人史的关系 | 第40-41页 |
(四) 证候与血脂、凝血指标的关系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