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印染废水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CONTENTS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 ·染料废水概况 | 第13-14页 |
| ·染料起源 | 第13页 |
| ·染料废水的来源 | 第13页 |
| ·染料废水的特点 | 第13-14页 |
| ·染料废水的处理难点和重点 | 第14页 |
|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 第14-18页 |
| ·物理法 | 第14-15页 |
| ·化学氧化法 | 第15-17页 |
| ·生物法 | 第17-18页 |
| ·臭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概述 | 第18-22页 |
| ·臭氧简介 | 第18-19页 |
| ·催化臭氧氧化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臭氧氧化反应机理 | 第20-22页 |
| ·催化臭氧化处理反应器的设计 | 第22页 |
| ·活性炭及其催化性能 | 第22-25页 |
| ·活性炭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活性炭吸附方式 | 第24页 |
| ·负载型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 | 第24-25页 |
|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分析方法 | 第26-33页 |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6-27页 |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26-27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7页 |
| ·试验装置 | 第27-30页 |
| ·小试试验装置 | 第27-28页 |
| ·中试试验反应柱 | 第28页 |
| ·中试试验工艺流程 | 第28-30页 |
| ·废水来源及其性质 | 第30页 |
| ·分散染料简介 | 第30页 |
| ·实验室用染料废水来源 | 第30页 |
| ·实验操作及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 ·试验操作 | 第30-31页 |
| ·主要检测方法 | 第31-32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臭氧氧化处理及影响因素 | 第33-37页 |
| ·臭氧浓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出水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 | 第35页 |
| ·臭氧氧化处理效果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及影响因素 | 第37-50页 |
| ·空白对比试验 | 第37-39页 |
| ·不同气源 | 第37页 |
| ·不同催化剂 | 第37-39页 |
| ·絮凝-催化臭氧氧化 | 第39-41页 |
| ·制备条件对催化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41-47页 |
| ·活性组分种类 | 第41-43页 |
| ·焙烧温度 | 第43-44页 |
| ·铁锰摩尔比 | 第44-47页 |
| ·反应条件对催化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臭氧浓度 | 第47页 |
| ·反应时间 | 第47-48页 |
| ·催化剂上负载金属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 ·小结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中试试验及结果 | 第50-55页 |
| ·单柱处理效果 | 第50-51页 |
| ·二级反应柱处理效果 | 第51-52页 |
| ·臭氧氧化作用比较 | 第51页 |
| ·不同停留时间下的处理效果 | 第51-52页 |
| ·成本估算 | 第52-54页 |
| ·催化剂的制备费用 | 第52-53页 |
| ·固定资本投资 | 第53页 |
| ·运转成本 | 第53页 |
| ·处理1m~3废水的成本 | 第53-54页 |
| ·中试装置实物图 | 第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动力学研究 | 第55-60页 |
| ·羟基自由基检测 | 第55-56页 |
| ·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的确定 | 第56-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附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