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1.1 单倍体育种技术 | 第11-18页 |
| 1.2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 1.3 玉米杂种优势及应用 | 第21-23页 |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 1.5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82份诱导系材料多样性及类群的划分 | 第26-40页 |
| 2.1 引言 | 第26页 |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 2.3 结果 | 第32-36页 |
| 2.4 讨论 | 第36-40页 |
| 第三章 基于SSR标记对诱导系DNA片段渗入单倍体的分析 | 第40-49页 |
| 3.1 引言 | 第40页 |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 3.3 结果 | 第41-45页 |
| 3.4 讨论 | 第45-49页 |
| 第四章 基于SSR标记的单倍体及DH群体分离研究 | 第49-58页 |
| 4.1 引言 | 第49页 |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 4.3 结果 | 第50-54页 |
| 4.4 讨论 | 第54-58页 |
| 第五章 基于SSR标记的DH系类群划分 | 第58-63页 |
| 5.1 引言 | 第58页 |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8页 |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 5.4 讨论 | 第60-63页 |
| 第六章 DH群体杂种优势模式的验证 | 第63-68页 |
| 6.1 引言 | 第63页 |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63-64页 |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 6.4 讨论 | 第67-68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 7.1 全文总结论 | 第68-69页 |
| 7.2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 附录 | 第81-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