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机构编制信息公开的界限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三)相关概念释义 | 第10-12页 |
(四)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五)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8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界限问题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界限问题的发展历程 | 第18-21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界限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21-25页 |
二、吉林省机构编制信息公开的现状 | 第25-30页 |
(一)吉林省机构编制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情况 | 第25-26页 |
(二)吉林省机构编制信息公开的意识氛围情况 | 第26-27页 |
(三)吉林省机构编制信息公开的执行主体情况 | 第27-28页 |
(四)吉林省机构编制信息公开的实施效果情况 | 第28-30页 |
三、吉林省机构编制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一)吉林省机构编制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二)吉林省机构编制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四、国内外机构编制信息公开界限情况的比较分析 | 第34-39页 |
(一)关于公开界限规定形式的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二)关于公开界限例外规则的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三)关于个人信息公开界限的比较分析 | 第36-39页 |
五、吉林省机构编制信息公开界限确定方法的有关建议 | 第39-43页 |
(一)公开优先法 | 第39-40页 |
(二)公开最大化法 | 第40页 |
(三)利益平衡法 | 第40-41页 |
(四)公众满意法 | 第41-42页 |
(五)动态调整法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