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媒介技术与文化--以新媒介技术对中国粉丝文化的影响和改变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缘起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5页
        1.2.1 西方粉丝文化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2 中国粉丝文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3 媒介技术与文化相关研究概述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6页
    1.4 核心概念阐释第16-18页
        1.4.1 媒介技术第16页
        1.4.2 新媒介技术第16页
        1.4.3 文化第16-17页
        1.4.4 粉丝文化第17-18页
第二章 传统媒介技术下“被动”的粉丝文化第18-22页
    2.1 单向传播:主流媒体主导下的粉丝文化第18-19页
    2.2 客体局限:偶像名人是粉丝文化的中心第19-20页
    2.3 团体粉丝:人际传播组建的小粉丝团体第20-22页
第三章 新媒介技术“泛化”粉丝群体和喜爱对象第22-30页
    3.1 粉丝群体的“多样化”第22-26页
        3.1.1 粉丝类型多样化第22-24页
        3.1.2 粉丝身份多样化第24-26页
    3.2 喜爱对象的多样化第26-30页
        3.2.1 从偶像名人到网络红人第26-28页
        3.2.2 符号化品牌化的物品第28页
        3.2.3 “爱好”和短暂的热点事件第28-30页
第四章 新媒介技术“增强”粉丝生产力第30-36页
    4.1 粉丝生产力概念解析第30-31页
    4.2 新媒介技术下粉丝生产力的增强第31-33页
    4.3 粉丝生产力下丰富多彩的粉丝文化第33-36页
        4.3.1 影音文本第33-34页
        4.3.2 图片文本第34-35页
        4.3.3 文字文本第35-36页
第五章 新媒介技术“催生”粉丝经济第36-42页
    5.1 粉丝经济的历史渊源第36-37页
    5.2 新媒介技术下粉丝经济的繁荣第37-39页
    5.3 粉丝经济背后的消费心理的转变第39-42页
第六章 新媒介技术“丰富”粉丝情感第42-46页
    6.1 粉丝对喜爱对象情感复杂化第42-44页
    6.2 线上线下双互动的粉丝群体情感第44-46页
第七章 新媒介技术与中国粉丝文化的互动与反思第46-50页
    7.1 数字化新媒介技术本身是粉丝文化的一部分第46页
    7.2 粉丝文化的发展促进数字化新媒介技术进步第46-47页
    7.3 新媒介技术下粉丝文化中的有序和失序第47-50页
结语第50-52页
附录一 访谈者名单及简介第52-54页
附录二 论文中提及微博话题整理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抚顺供电公司配电网升级改造效果项目后评价
下一篇:历史性城镇景观(HUL)保护视野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汉中市东关正街历史街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