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目标航迹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雷达目标航迹模拟器的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2 航迹建模 | 第11-29页 |
2.1 引言 | 第11页 |
2.2 二维平面目标运动方程的仿真 | 第11-14页 |
2.2.1 直线运动 | 第12-13页 |
2.2.2 圆周运动 | 第13页 |
2.2.3 椭圆运动 | 第13-14页 |
2.2.4 正弦运动 | 第14页 |
2.3 三维空间目标运动方程的仿真 | 第14-22页 |
2.3.1 直线运动 | 第15-16页 |
2.3.2 抛物线运动 | 第16-17页 |
2.3.3 圆周运动 | 第17-19页 |
2.3.4 综合航迹模型设计 | 第19-22页 |
2.4 三维空间直线航迹随机的不交叉航迹产生 | 第22-27页 |
2.4.1 不交叉航迹形成的约束条件 | 第22页 |
2.4.2 不交叉航迹形成的原理 | 第22-25页 |
2.4.3 仿真结果 | 第25-27页 |
2.5 三维空间直线航迹简单的不交叉航迹产生 | 第27-28页 |
2.5.1 不交叉航迹形成的原理 | 第27页 |
2.5.2 仿真结果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雷达目标航迹模拟器ARM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29-49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雷达目标航迹模拟器功能设计 | 第29-30页 |
3.3 雷达目标航迹模拟器硬件平台 | 第30-32页 |
3.4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32-34页 |
3.4.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32页 |
3.4.2 μC/OS-Ⅱ操作系统 | 第32-34页 |
3.5 基于操作系统的多任务软件实现 | 第34-48页 |
3.5.1 μC/OS-Ⅱ系统任务 | 第34-39页 |
3.5.2 串口数据通信 | 第39-41页 |
3.5.3 网口数据通信 | 第41-47页 |
3.5.4 航迹产生与天线运动模拟 | 第47-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上位机操控软件设计结构及关键技术实现 | 第49-64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上位机操控软件总体程序架构 | 第49-51页 |
4.3 系统控制参数设置的实现 | 第51-52页 |
4.4 串口通信的实现 | 第52-54页 |
4.5 网口通信的实现 | 第54-58页 |
4.5.1 基于socket的客户端的建立 | 第54-56页 |
4.5.2 多线程实现数据接收处理及保存 | 第56-58页 |
4.6 实时目标航迹信息显示 | 第58-63页 |
4.6.1 PPI坐标系的建立 | 第58-60页 |
4.6.2 扫描波束的绘制 | 第60-61页 |
4.6.3 航迹信息图形实时绘制 | 第61-63页 |
4.7 界面皮肤美化 | 第6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系统调试结果及分析 | 第64-69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基于串口和网口的数据通信调试 | 第64-66页 |
5.3 系统测试效果 | 第66-67页 |
5.4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67-68页 |
5.4.1 任务堆栈开辟的问题 | 第67页 |
5.4.2 通信过程中的乱码问题 | 第67-68页 |
5.4.3 多线程编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结束语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