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运营期轨道平顺性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测量及其精度的估算 | 第16-29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轨道绝对位置参数及其测量精度的估算 | 第16-20页 |
2.3 轨道相对位置参数及其测量精度的估算 | 第20-28页 |
2.3.1 轨距 | 第20-22页 |
2.3.2 水平/超高 | 第22-23页 |
2.3.3 扭曲 | 第23页 |
2.3.4 轨向和高低 | 第23-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运营期轨道平顺性测量与计算方法研究 | 第29-49页 |
3.1 概述 | 第29页 |
3.2 运营期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测量方法研究 | 第29-38页 |
3.2.1 运营期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数据采集方法 | 第29-30页 |
3.2.2 运营期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数据采集密度研究 | 第30-38页 |
3.3 运营期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计算方法研究 | 第38-47页 |
3.3.1 轨道测量数据插值计算以及预处理 | 第38-40页 |
3.3.2 轨道绝对位置参数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3.3.3 轨道相对位置参数计算方法 | 第41-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运营期实测数据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49-58页 |
4.1 概述 | 第49页 |
4.2 某高铁线路轨道平顺性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 第49-50页 |
4.3 运营期轨道平顺性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50-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