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1-13页 |
| 2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研究综述 | 第13-23页 |
| 2.1 国外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及其评价概述 | 第13-16页 |
| 2.1.1 国外图书馆总体外包的概念 | 第13页 |
| 2.1.2 国外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的实践 | 第13-15页 |
| 2.1.3 国外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及其评价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 2.2 国内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 2.2.1 国内图书馆总体外包的概念 | 第16-18页 |
| 2.2.2 国内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的实践 | 第18-19页 |
| 2.2.3 国内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及其评价研究概况 | 第19-23页 |
| 3 区级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评价及相关实践概况 | 第23-27页 |
| 3.1 区级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评价现状 | 第23-24页 |
| 3.2 区级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评价的特殊性 | 第24-27页 |
| 3.2.1 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活动及其标准体系简析 | 第24-25页 |
| 3.2.2 区级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对图书馆评价活动的影响 | 第25-27页 |
| 4 区级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评价问题分析——以镜湖区图书馆为例 | 第27-32页 |
| 4.1 镜湖区图书馆基本情况介绍 | 第27-28页 |
| 4.2 镜湖区图书馆总体外包评价情况简析 | 第28-29页 |
| 4.3 区级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 4.3.1 评价主体单一 | 第29-30页 |
| 4.3.2 评价指标僵化 | 第30页 |
| 4.3.3 评价流程不合理 | 第30页 |
| 4.3.4 评价的制度化建设水平低 | 第30-32页 |
| 5 区级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评价体系构建 | 第32-51页 |
| 5.1 评价体系的内涵 | 第32-33页 |
| 5.2 评价体系的意义 | 第33页 |
| 5.3 评价体系的要素 | 第33-50页 |
| 5.3.1 评价主体 | 第33-37页 |
| 5.3.2 评价客体 | 第37-39页 |
| 5.3.3 评价阶段 | 第39-42页 |
| 5.3.4 评价指标 | 第42-48页 |
| 5.3.5 评价流程 | 第48-50页 |
| 5.4 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 | 第50-51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附录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