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导论 | 第11-20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1 移动金融的兴起 | 第11页 |
1.1.2 移动金融广阔的市场 | 第11-12页 |
1.1.3 移动金融服务带给用户高质量的服务 | 第12-13页 |
1.1.4 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1.1 移动互联网金融相关研究 | 第14页 |
1.3.1.2 移动互联网金融产业研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2.1 对银行行业服务创新研究 | 第15-16页 |
1.3.2.2 移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研究 | 第16页 |
1.3.2.3 移动互联网金融产业链 | 第16-17页 |
1.3.3 国内外论文综述 | 第17页 |
1.4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17-18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8页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0页 |
2 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的基本方向 | 第20-30页 |
2.1 移动金融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移动金融的定义界定 | 第20页 |
2.1.2 移动金融业的可信息化服务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 移动金融内容介绍 | 第21-28页 |
2.2.1 移动金融服务的内容 | 第21-24页 |
2.2.1.1 移动支付 | 第21-22页 |
2.2.1.2 移动理财 | 第22页 |
2.2.1.3 移动银行 | 第22-23页 |
2.2.1.4 移动金融服务的功能 | 第23-24页 |
2.2.2 移动金融服务的运营模式 | 第24-27页 |
2.2.2.1 以移动运营商为代表运营模式 | 第24-25页 |
2.2.2.2 视银行机构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 第25-26页 |
2.2.2.3 以第三方支付企业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 第26-27页 |
2.2.3 移动金融服务存在的技术风险 | 第27-28页 |
2.3 移动金融业未来走向 | 第28-30页 |
2.3.1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 第28-29页 |
2.3.2 手机银行作为移动金融的主要工具 | 第29页 |
2.3.3 技术的变革是强劲的推动力 | 第29-30页 |
3 国外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状况及经验借鉴 | 第30-33页 |
3.1 国外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状况及经验分析 | 第30-32页 |
3.1.1 日本移动金融信息化服务状况 | 第30-31页 |
3.1.2 欧洲移动金融信息化服务状况 | 第31-32页 |
3.2 国外服务经验的启示 | 第32-33页 |
4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的案例分析 | 第33-38页 |
4.1 “南平移动”基本情况概述 | 第33-34页 |
4.2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现状 | 第34-36页 |
4.2.1 “南平移动”基础通信及专线业务 | 第34-35页 |
4.2.2 “南平移动”网点无线宽带服务业务 | 第35页 |
4.2.3 “南平移动”无线POS业务 | 第35-36页 |
4.2.4 “南平移动”银信通联合推广业务 | 第36页 |
4.3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创新的诱因 | 第36-37页 |
4.3.1 国家政策导向的信息技术发展 | 第36-37页 |
4.3.2 服务格局的变化 | 第37页 |
4.4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传统服务模式面临的问题 | 第37-38页 |
4.4.1 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产品同质化严重 | 第37页 |
4.4.2 运营商的客户理念问题 | 第37-38页 |
4.4.3 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需要新的收入增长点 | 第38页 |
5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创新的要素及路径分析 | 第38-41页 |
5.1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创新的要素分析 | 第38-39页 |
5.1.1 智能管道数据采集要素 | 第38-39页 |
5.1.2 市场竞争要素 | 第39页 |
5.1.3 组织架构要素 | 第39页 |
5.2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创新的路径分析 | 第39-41页 |
5.2.1 移动金融的智能管道服务创新路径分析 | 第39-40页 |
5.2.2 移动金融的大数据分析创新路径分析 | 第40页 |
5.2.3 移动金融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 第40页 |
5.2.4 移动金融的组织结构创新路径分析 | 第40-41页 |
6 对移动金融业内加强信息化服务创新水平的建议 | 第41-46页 |
6.1 积极创建一个良好移动金融环境 | 第41页 |
6.2 加大对运营商平台创新的投入以打造信息化服务 | 第41-42页 |
6.2.1 优化通信,提升信用 | 第41-42页 |
6.2.2 打造便民金融 | 第42页 |
6.2.3 构建移动商圈 | 第42页 |
6.3 保证移动金融信息安全性 | 第42-43页 |
6.3.1 注重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管理 | 第42-43页 |
6.3.2 妥善处理信息化过程的安全审查 | 第43页 |
6.4 加强对信息技能的建设 | 第43-45页 |
6.4.1 创新信息技能,不断提高产品销售实力 | 第43-44页 |
6.4.2 利用高端技术,保障资金安全 | 第44-45页 |
6.5 注重营销创新 | 第45-46页 |
6.6 增强国家对移动金融的扶持强度 | 第46页 |
7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