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一、案由 | 第11页 |
二、案情 | 第11-12页 |
三、案件焦点 | 第12页 |
四、争议观点与分歧意见 | 第12页 |
五、法理分析 | 第12-28页 |
(一) 犯罪既遂标准的基础理论 | 第12-15页 |
1. 犯罪既遂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 | 第13页 |
2. 犯罪既遂的标准 | 第13-15页 |
(二) 盗窃罪既遂标准的相关学说及评析 | 第15-22页 |
1. 盗窃罪既遂标准的相关学说 | 第15-16页 |
2. 对上述学说的评析 | 第16-19页 |
3. 失控说之提倡 | 第19-22页 |
(三) 控制的内涵分析 | 第22-25页 |
1. 控制的含义 | 第22-23页 |
2. 控制的空间范围 | 第23-25页 |
(四) 影响控制范围的主要因素 | 第25-28页 |
1. 盗窃场所 | 第25-26页 |
2. 盗窃时间 | 第26页 |
3. 盗窃对象 | 第26-27页 |
4. 盗窃方式 | 第27-28页 |
六、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