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案情简介 | 第10-12页 |
二、对案例的思考 | 第12-13页 |
三、本文写作的目的 | 第13-14页 |
一、公司僵局的认定 | 第14-19页 |
(一) 公司僵局认定中不可抗力的排除 | 第14-17页 |
1. 不可抗力的法律界定及实践分析 | 第14-15页 |
2. 期待利益落空理论在公司僵局案件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3. 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 | 第16-17页 |
(二) 公司僵局中的否决权僵局 | 第17-18页 |
1. 否决权僵局的法律界定和实践分析 | 第17-18页 |
2. 公司章程如何预防否决权僵局 | 第18页 |
(三) 公司僵局中股东会决议的认定 | 第18-19页 |
二、公司司法解散中的恶意诉讼 | 第19-30页 |
(一) 恶意解散诉讼存在的可能性 | 第19-21页 |
1. 公司章程的不完备性 | 第20页 |
2. 公司股东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特性 | 第20-21页 |
3. 我国公司法中恶意诉讼防范机制的欠缺 | 第21页 |
4. 司法权的弱化 | 第21页 |
(二) 公司司法解散中恶意诉讼的法律界定 | 第21-24页 |
1. 公司司法解散之诉中恶意诉讼的概念 | 第21-22页 |
2. 公司司法解散之诉中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 | 第22-24页 |
(三) 补偿性赔偿和损害性赔偿的适用 | 第24页 |
(四) 公司僵局中恶意诉讼的举证责任承担 | 第24-25页 |
(五) 公司司法解散诉讼中恶意诉讼的规制 | 第25-30页 |
1. 立法上的规制 | 第25-26页 |
2. 民事诉讼法的完善 | 第26-27页 |
3. 公司法上的完善 | 第27-30页 |
4. 管辖上的预防措施 | 第30页 |
三、公司司法解散中公司章程与设立合同的效力问题问题分析 | 第30-33页 |
(一) 公司司法解散诉讼中公司设立合同的效力 | 第31-32页 |
(二) 公司章程与设立合同的效力优先问题 | 第32-33页 |
四、关于穷尽其他救济途径的探讨 | 第33-38页 |
(一) 穷尽其他救济是否应当为起诉的先决条件 | 第33页 |
(二) 我国关于"穷尽其他可能救济途径"的立法现状 | 第33-34页 |
(三) 强制股份收购制度及司法估价制度 | 第34-38页 |
1. 强制股份收购制度 | 第34-35页 |
2. 司法估价制度 | 第35-38页 |
五、结论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