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近红外光纤通信的发展 | 第10-13页 |
1.1.1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增益材料 | 第10-12页 |
1.1.2 稀土离子共掺增益材料 | 第12-13页 |
1.2 中红外波段发光研究 | 第13-15页 |
1.2.1 中红外玻璃基质 | 第13-14页 |
1.2.2 中红外发光离子 | 第14-15页 |
1.3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6-22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16页 |
2.2 样品的制备 | 第16-20页 |
2.2.1 氧氟玻璃制备 | 第16-17页 |
2.2.2 硫系玻璃制备 | 第17-20页 |
2.3 性能表征 | 第20-22页 |
2.3.1 X射线衍射( XRD) | 第20页 |
2.3.2 热学性能测试 | 第20页 |
2.3.3 可见 -近红外光谱测试 | 第20页 |
2.3.4 红外光谱测试 | 第20页 |
2.3.5 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 | 第20-21页 |
2.3.6 结构表征( Raman) | 第21页 |
2.3.7 微结构表征 | 第21-22页 |
3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氧氟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2-38页 |
3.1 引言 | 第22-23页 |
3.2 实验 | 第23页 |
3.3 15KF-15ZnF2-70SiO_2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30页 |
3.3.1 玻璃的热力学性质 | 第23-24页 |
3.3.2 微晶的晶体结构研究 | 第24-25页 |
3.3.3 Ni~(2+)掺杂 15KF-15ZnF2-70SiO_2玻璃陶瓷光谱性能研究 | 第25-27页 |
3.3.4 热处理条件对玻璃陶瓷光谱性能的影响 | 第27-30页 |
3.4 25KF-25Zn F_2-50SiO_2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3.4.1 玻璃的热力学性质 | 第30页 |
3.4.2 微晶的晶体结构研究 | 第30-31页 |
3.4.3 Ni~(2+)掺杂 25KF-25ZnF_2-50SiO_2玻璃陶瓷光谱性能研究 | 第31-33页 |
3.5 晶体场强分析 | 第33-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硫系玻璃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发光的研究 | 第38-49页 |
4.1 引言 | 第38-3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4.2.1 基质玻璃的验证 | 第39-42页 |
4.2.2 GeS_2-In_2S_3-Cs I体系掺杂Ni~(2+)发光研究 | 第42-45页 |
4.2.3 GeS_2-Ga_2S_3-CsI/CsCl体系 | 第45-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5 稀土离子共掺近中红外发光玻璃的制备及表征 | 第49-60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实验 | 第49-50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5.3.1 稀土离子掺杂吸收光谱研究 | 第50-51页 |
5.3.2 Tm~(3+)和Er~(3+)的单掺共掺的光谱研究 | 第51-55页 |
5.3.3 Tm~(3+)和Dy~(3+)的单掺共掺的光谱研究 | 第55-56页 |
5.3.4 Er~(3+)和Dy~(3+)的单掺共掺的光谱研究 | 第56-57页 |
5.3.5 Er~(3+),Dy~(3+) 和Tm~(3+)的单掺共掺及三掺的光谱研究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