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土地权利有序退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述评 | 第13-14页 |
1.3 概念方法 | 第14-16页 |
1.3.1 新生代农民工 | 第14页 |
1.3.2 土地权利退出 | 第14-16页 |
2 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权利状况 | 第16-21页 |
2.1 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权利的情感 | 第16-18页 |
2.2 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权利的认知 | 第18-19页 |
2.3 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权利的行为 | 第19-21页 |
3 新生代农民工土地权利为何需要有序退出 | 第21-27页 |
3.1 土地权利为何退出? | 第21-25页 |
3.1.1 土地耕作经营 | 第22-23页 |
3.1.2 新生代农民工“脱农化” | 第23-24页 |
3.1.3 村落社区运行主体缺位 | 第24-25页 |
3.2 土地权利为何要实现有序退出 | 第25-27页 |
3.2.1 农村土地抛荒的现实 | 第25页 |
3.2.2 农村土地流转不畅 | 第25-27页 |
4 新生代农民工土地权利退出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32页 |
4.1 城镇化建设的推动 | 第27-28页 |
4.2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强烈的市民化意识 | 第28-29页 |
4.3 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 第29页 |
4.4 收入结构的变化 | 第29-30页 |
4.5 生活方式与城市同辈人相近 | 第30-32页 |
5 新生代农民工土地权利退出的困难分析 | 第32-37页 |
5.1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 第32-33页 |
5.2 城市的低承载能力弱化农民退出土地的动力 | 第33-34页 |
5.3 土地权利退出激励机制的缺失 | 第34-35页 |
5.4 土地权利退出的程序不规范 | 第35页 |
5.5 土地价格评估制度的缺失 | 第35-37页 |
6 新生代农民工土地权利退出的路径研究 | 第37-42页 |
6.1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土地的退出 | 第37-38页 |
6.2 完善承接机制,加强对新生代的技能培训 | 第38页 |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38-39页 |
6.4 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 | 第39页 |
6.5 建立健全农地价格评估制度 | 第39-40页 |
6.6 为退地新生代农民工设置一个缓冲期 | 第40-42页 |
7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导师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