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研究核心问题与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2.1 论文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 第15-16页 |
1.2.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地方认同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37页 |
2.1 地方认同的概念内涵 | 第20-24页 |
2.2 地方认同的相关理论 | 第24-29页 |
2.2.1 认同建构理论(Identity Process Theory) | 第25-26页 |
2.2.2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 第26-28页 |
2.2.3 地方认同相关理论的小结 | 第28-29页 |
2.3 国内对地方认同的引介 | 第29-31页 |
2.4 地方认同应用研究近况 | 第31-34页 |
2.5 开发区绩效评价与地方认同的结合点 | 第34-37页 |
3 开发区绩效影响周边居民地方认同的机理分析 | 第37-46页 |
3.1 个体构建地方认同的机理分析 | 第37-39页 |
3.2 开发区整体绩效对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机理 | 第39-43页 |
3.3 居民感知的开发区绩效对地方认同的影响机制 | 第43-44页 |
3.4 开发区绩效影响居民地方认同的理论假设 | 第44-46页 |
4 案例分析方法和调研的总体情况 | 第46-58页 |
4.1 分析方案设计 | 第46-49页 |
4.1.1 地方认同测量的理论依据 | 第46-47页 |
4.1.2 地方认同的测量量表 | 第47-49页 |
4.1.3 地方认同量表的信度效度情况 | 第49页 |
4.2 案例地的选择 | 第49-50页 |
4.3 案例地的建设发展状况 | 第50-55页 |
4.4 调研的总体情况 | 第55-58页 |
5 案例地居民地方认同与开发区绩效的多层次分析 | 第58-88页 |
5.1 影响居民地方认同的宏观绩效分析 | 第58-70页 |
5.1.1 经济绩效对地方认同的影响分析 | 第58-62页 |
5.1.2 社会绩效对地方认同的影响分析 | 第62-67页 |
5.1.3 生态绩效对地方认同的影响分析 | 第67-69页 |
5.1.4 小结 | 第69-70页 |
5.2 影响地方认同的微观机理分析 | 第70-88页 |
5.2.1 基于人地关系的影响机理 | 第72-76页 |
5.2.2 基于个人收入的影响机理 | 第76-82页 |
5.2.3 基于环境感知的影响机理 | 第82-86页 |
5.2.4 小结 | 第86-88页 |
6 结论 | 第88-90页 |
6.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第88-89页 |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8页 |
附录:调研问卷 | 第98-104页 |
后记 | 第104-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