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机构动画的组件化软件构造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虚拟装配与动画构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综述 | 第13-17页 |
2.1 虚拟装配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2.2 虚拟对象动画构造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装配体模型及动画设计 | 第17-32页 |
3.1 虚拟对象模型 | 第17-23页 |
3.1.1 交互系统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3.1.2 虚拟装配对象建模 | 第18-22页 |
3.1.3 虚拟装配过程 | 第22-23页 |
3.2 动画设计策略 | 第23-26页 |
3.2.1 动画设计理念 | 第23-24页 |
3.2.2 三层动画体系模型 | 第24-26页 |
3.2.3 动画生成过程 | 第26页 |
3.3 对象行为踪迹 | 第26-29页 |
3.4 传动机构的类型识别 | 第29-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动画组合引擎构造 | 第32-54页 |
4.1 Open Inventor引擎 | 第32-36页 |
4.1.1 计算引擎 | 第32-34页 |
4.1.2 引擎间的域链接 | 第34-36页 |
4.2 动画组合引擎 | 第36-39页 |
4.2.1 组合引擎同心圆模型 | 第36-37页 |
4.2.2 组合引擎与虚拟对象的对接 | 第37-39页 |
4.3 装配体的行为机制 | 第39-51页 |
4.3.1 虚拟对象的约束 | 第39-42页 |
4.3.2 对象的行为分解 | 第42-44页 |
4.3.3 动画的形式化描述 | 第44-48页 |
4.3.4 对象踪迹解析算法 | 第48-50页 |
4.3.5 动画数据流 | 第50-51页 |
4.4 系统组合引擎对象 | 第51-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虚拟装配系统和动画实验验证 | 第54-60页 |
5.1 实验平台 | 第54-55页 |
5.2 装配过程实验 | 第55-57页 |
5.3 运动仿真实验 | 第57-58页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工作总结和展望 | 第60-62页 |
工作总结 | 第60页 |
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