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其他市政工程及公用设备论文--消防论文

基于听觉感知的大型铁路客站应急疏散安全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5-36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5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第25-26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26-31页
        1.4.1 大空间第26-27页
        1.4.2 紧急情况第27-29页
        1.4.3 行人和疏散动力学基本参数第29-31页
    1.5 研究方法、内容及文章结构第31-36页
        1.5.1 研究方法第31-32页
        1.5.2 研究内容第32-33页
        1.5.3 文章结构第33-36页
第2章 大空间建筑人群疏散的基本理论第36-52页
    2.1 听觉引导下的人群心理行为特征第36-40页
        2.1.1 人群典型的个体心理行为特征第36-38页
        2.1.2 人群典型的群体心理行为特征第38-39页
        2.1.3 声音对人群心理行为的影响第39-40页
    2.2 人员动力学相关参数第40-43页
        2.2.1 人员密度第40-41页
        2.2.2 人员速度第41-42页
        2.2.3 人群流量第42页
        2.2.4 人群噪声第42页
        2.2.5 人群构成与状态第42-43页
    2.3 人群疏散的计算方法第43-45页
        2.3.1 Togawa公式第43页
        2.3.2 Pauls公式第43-44页
        2.3.3 Melinek和Booth公式第44页
        2.3.4 Nelson公式第44-45页
    2.4 人群疏散的基本建模理论第45-51页
        2.4.1 疏散模型的分类第45-46页
        2.4.2 连续模型第46-47页
        2.4.3 离散模型第47-50页
        2.4.4 疏散模拟工具介绍第50-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铁路客站人群疏散实验研究第52-83页
    3.1 铁路客站人群疏散调研方法第52-61页
        3.1.1 空间及人群特征调研方法第53-54页
        3.1.2 问卷调查的方法第54-56页
        3.1.3 问卷主要研究内容第56-58页
        3.1.4 问卷的设计与分析第58-59页
        3.1.5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第59-61页
    3.2 铁路客站空间案例分析及特点研究第61-66页
        3.2.1 铁路客站主导声源研究第61-64页
        3.2.2 铁路客站空间特点及声学环境研究第64-66页
    3.3 铁路客站人群构成研究第66-70页
        3.3.1 人群分布特征分析第66-67页
        3.3.2 人群声压级特征分析第67页
        3.3.3 人群速度特征分析第67-70页
    3.4 铁路客站疏散研究主观调查第70-81页
        3.4.1 铁路客站消防知识及设施认知度调查研究第70-71页
        3.4.2 铁路客站突发事件疏散行为及心理调查研究第71-78页
        3.4.3 铁路客站声环境调查研究第78-81页
    3.5 主观评价特征因子提取第81页
    3.6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4章 铁路客站人群噪声模拟研究第83-112页
    4.1 人群噪声对疏散过程的影响第83-86页
        4.1.1 人群噪声对广播信息的声掩蔽第84-85页
        4.1.2 广播扩声系统清晰度第85-86页
    4.2 铁路客站候车厅声场测量第86-93页
        4.2.1 测试对象第86-88页
        4.2.2 典型候车厅声学测量第88-89页
        4.2.3 测量结果第89-93页
    4.3 计算机声场仿真模拟第93-99页
        4.3.1 声场仿真软件的选取第93-94页
        4.3.2 典型候车厅声场计算机仿真第94-95页
        4.3.3 仿真软件适用性分析第95-99页
    4.4 人群噪声算法及实时模拟第99-111页
        4.4.1 典型候车厅声音传播规律第99-103页
        4.4.2 人群位置计算机模拟预测第103-109页
        4.4.3 人群噪声实时模拟第109-111页
    4.5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5章 铁路客站人群疏散模型构建第112-137页
    5.1 人群疏散研究第113-116页
        5.1.1 人群疏散研究概述第113页
        5.1.2 人群疏散建模原则第113-114页
        5.1.3 安全疏散时间原则第114-116页
    5.2 元胞自动机基本模型第116-120页
        5.2.1 模型基本元素第116-117页
        5.2.2 模型模拟步骤第117-118页
        5.2.3 可扩展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第118-120页
    5.3 听觉感知元胞自动机模型第120-124页
        5.3.1 基本模型第121-122页
        5.3.2 静态信息吸引力第122页
        5.3.3 动态信息吸引力第122-123页
        5.3.4 附加扩展信息第123-124页
    5.4 模型未知因子的确定第124-131页
        5.4.1 考虑声音信息的有控疏散实验第124-129页
        5.4.2 模型未知因子的确定第129-131页
    5.5 模型验证第131-136页
        5.5.1 疏散实验第131-133页
        5.5.2 计算机模拟第133-135页
        5.5.3 模型精确度验证第135-136页
    5.6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第6章 铁路客站安全评估与性能化设计第137-160页
    6.1 铁路客站疏散节点安全评估第137-140页
        6.1.1 楼梯安全评估第137-139页
        6.1.2 闸口安全评估第139-140页
        6.1.3 候车厅座椅与疏散安全第140页
    6.2 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40-147页
        6.2.1 人群特征第141-143页
        6.2.2 疏散引导第143-147页
    6.3 非常规条件疏散模拟第147-156页
        6.3.1 火灾环境下的疏散模拟第147-149页
        6.3.2 不同人群构成下的疏散模拟第149-150页
        6.3.3 不同出口使用效率下的疏散模拟第150-153页
        6.3.4 警报系统是否开启下的疏散模拟第153-156页
    6.4 铁路客站安全性能化设计第156-158页
        6.4.1 建声设计第157-158页
        6.4.2 电声设计第158页
    6.5 本章小结第158-160页
结论第160-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7页
附录第177-19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93-195页
致谢第195-196页
个人简历第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用能直接回弹效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