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1页 |
1.1 光合作用光系统(PSII)抑制剂概述 | 第17-18页 |
1.2 氰基丙烯酸酯类在农药、医药方面的活性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1.2.1 具有除草活性的氰基丙烯酸酯 | 第19-21页 |
1.2.2 具有杀虫杀菌活性的氰基丙烯酸酯 | 第21页 |
1.2.3 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氰基丙烯酸酯 | 第21-22页 |
1.2.4 具有抗癌活性的氰基丙烯酸酯 | 第22页 |
1.3 异噁唑类在农药、医药方面的活性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1.4 噁二唑类在农药、医药方面活性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1.5 嘧啶类在农药、医药方面活性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第2章 含 5-取代苯基异噁唑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 | 第31-43页 |
2.1 研究目的和设计思想 | 第31页 |
2.2 合成路线 | 第31-32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2-37页 |
2.3.1 试剂与仪器 | 第32页 |
2.3.2 氰基乙酸酯 2-1 合成 | 第32-33页 |
2.3.3 2-氰基-3,3-烷硫基丙烯酸酯 2-2 的合成 | 第33页 |
2.3.4 5-取代苯基异噁唑3羧酸甲酯 2-3 的合成 | 第33页 |
2.3.5 (5-苯基异噁唑3基)甲醇 2-4 的合成 | 第33页 |
2.3.6 3-(氯甲基)5取代苯基异噁唑 2-5 的合成 | 第33页 |
2.3.7 2-((5-取代苯基异恶唑3基)甲基)异吲哚啉-1,3-二酮 2-6 的合成 | 第33页 |
2.3.8 (5-取代苯基异恶唑3基)甲胺 2-7 的合成 | 第33-34页 |
2.3.9 目标化合物I的合成 | 第34-37页 |
2.4 生物活性测试 | 第37-39页 |
2.4.1 除草活性测试 | 第37-38页 |
2.4.2 抗癌活性测试 | 第38-39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9-42页 |
2.5.1 除草活性 | 第39-40页 |
2.5.2 抗癌活性 | 第40页 |
2.5.3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条件探索 | 第40-41页 |
2.5.4 目标化合物的~1H NMR和13C NMR鉴定 | 第41-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含 3-苯氧基5取代苯基异噁唑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 | 第43-56页 |
3.1 研究目的和设计思想 | 第43页 |
3.2 合成路线 | 第43-44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4-51页 |
3.3.1 试剂与仪器 | 第44页 |
3.3.2 4-((5-取代苯基异噁唑3基)甲氧基)苯甲醛 3-1 的合成 | 第44页 |
3.3.3 (4-((5-取代苯基异噁唑3基)甲氧基)苯基)甲醇 3-2 的合成 | 第44-45页 |
3.3.4 3-((4-(氯甲基)苯氧基)甲基)5取代苯基异噁唑 3-3 的合成 | 第45页 |
3.3.5 2-(4-((5-取代苯基异噁唑3基)甲氧基)苄基)异二氢吲哚-1,3-二酮3-4 的合成 | 第45页 |
3.3.6 (4-((5-取代苯基异噁唑3基)甲氧基)苯基)甲胺 3-5 的合成 | 第45页 |
3.3.7 2-氰基-3,3-二烷硫基丙烯酸酯 3-6 的合成 | 第45页 |
3.3.8 目标化合物II的合成 | 第45-51页 |
3.4 除草活性测试 | 第51-52页 |
3.4.1 药剂配制 | 第51页 |
3.4.2 试验结果 | 第51-52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3.5.1 除草活性 | 第52页 |
3.5.2 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条件探索 | 第52-53页 |
3.5.3 目标化合物的~1H NMR和13C NMR鉴定 | 第53-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含取代噁二唑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 | 第56-68页 |
4.1 研究目的和设计思想 | 第56页 |
4.2 合成路线 | 第56-57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57-63页 |
4.3.1 仪器与试剂 | 第57页 |
4.3.2 2-取代苯氧乙酸甲酯 4-1 的合成 | 第57-58页 |
4.3.3 2-取代苯氧甲酰肼 4-2 的合成 | 第58页 |
4.3.4 2-取代苯氧N,N-二酰基肼 4-3 的合成 | 第58页 |
4.3.5 2-氯甲基5(4-取代苯基)-1,3,4 噁二唑 4-4 的合成 | 第58页 |
4.3.6 2-甲胺基5(4-取代苯氧基)-1,3,4-噁二唑 4-5 的合成 | 第58页 |
4.3.7 2-氰基-3,3-二烷硫基丙烯酸酯 4-6 的合成 | 第58页 |
4.3.8 目标化合物III的合成 | 第58-63页 |
4.4 除草活性测试 | 第63-64页 |
4.4.1 药剂配制 | 第63页 |
4.4.2 试验结果 | 第63-64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64-66页 |
4.5.1 除草活性 | 第64-65页 |
4.5.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合成条件探索 | 第65页 |
4.5.3 目标化合物的~1H NMR和13C NMR鉴定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含取代嘧啶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 | 第68-81页 |
5.1 研究目的和设计思想 | 第68页 |
5.2 合成路线 | 第68-69页 |
5.3 实验部分 | 第69-75页 |
5.3.1 试剂和仪器 | 第69页 |
5.3.2 4-((4-((4,6-二甲氧基嘧啶2基)噻吩2基)硫基)苄基)氧基)取代苯甲醛 5-2 的合成 | 第69-70页 |
5.3.3 (4-((4-((4,6-二甲氧基嘧啶2基)硫基)苄基)氧基)取代苯基)甲醇 5-3的合成 | 第70页 |
5.3.4 2-((4-((4-(氯甲基)取代苯氧基)甲基)苯基)硫基)-4,6-二甲氧基嘧啶5-4 的合成 | 第70页 |
5.3.5 (4-((4-((4,6-二甲氧基嘧啶2基)硫基)苄基)氧基)苄基)异二氢吲哚-1,3-二酮 5-5 的合成 | 第70页 |
5.3.6 (4-((4-((4,6-二甲氧基嘧啶2基)硫基)苄基)取代氧基)苯基) 5-6 的合成 | 第70页 |
5.3.7 2-氰基-3,3-二烷硫基丙烯酸酯 5-7 的合成 | 第70页 |
5.3.8 目标化合物IV的合成 | 第70-75页 |
5.4 除草活性测试 | 第75-76页 |
5.4.1 药剂配制 | 第75页 |
5.4.2 试验结果 | 第75-76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76-80页 |
5.5.1 除草活性 | 第76页 |
5.5.2 中间体及其目标化合物合成条件探索 | 第76-78页 |
5.5.3 目标化合物的~1H NMR 和~(13)C NMR 鉴定 | 第78-8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