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发展与运营安全现状 | 第10-11页 |
1.2 国内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现状与不足 | 第11-17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3章 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的类型与原因 | 第20-27页 |
3.1 影响隧道安全因素 | 第20-25页 |
3.2 隧道火灾原因和特点 | 第25-2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构成和配置 | 第27-37页 |
4.1 隧道监控系统 | 第27-32页 |
4.2 隧道照明系统 | 第32-33页 |
4.3 隧道通风系统 | 第33-34页 |
4.4 隧道消防灭火系统 | 第34-36页 |
4.5 隧道养护救援系统 | 第3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测体系总体需求研究 | 第37-43页 |
5.1 隧道安全影响因素的应对处置措施分析 | 第37-38页 |
5.2 智能化安全评测体系的及时、高效率需求 | 第38-41页 |
5.3 智能化的安全评测体系与当前管理组织的关系分析 | 第41-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6章 隧道运营安全评测体系架构与功能研究 | 第43-63页 |
6.1 隧道运营安全评测体系中的输入模块 | 第43-47页 |
6.1.1 各参数输入要求GIS化、IP化 | 第43-44页 |
6.1.2 隧道主体各物理参数输入分析 | 第44页 |
6.1.3 隧道机电设备检测参数输入接.分析 | 第44-47页 |
6.2 隧道运营安全评测体系中的控制模块分析 | 第47页 |
6.3 隧道运营安全评测体系中的评估模块分析 | 第47-56页 |
6.3.1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与指标的选取 | 第47-55页 |
6.3.2 风险指标评分体系的可修改性 | 第55页 |
6.3.3 隧道及各设备状态实时显示 | 第55页 |
6.3.4 隧道整体安全等级评估实时显示 | 第55-56页 |
6.4 隧道运营安全评测体系中的决策模块 | 第56-62页 |
6.4.1 数字化定义隧道应急事件 | 第56-57页 |
6.4.2 应急预案库的建立 | 第57-62页 |
6.4.3 故障自动维修提示决策 | 第62页 |
6.5 隧道运营安全评测体系中的执行模块 | 第62页 |
6.6 隧道运营安全评测体系中的存储模块 | 第62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7章山西长平高速虹梯关隧道案例分析 | 第63-99页 |
7.1 项目概况 | 第63-64页 |
7.2 项目中各机电设备配置 | 第64-74页 |
7.2.1 监控等级确定 | 第64页 |
7.2.2 监控管理机制 | 第64-65页 |
7.2.3 监控系统构成 | 第65-69页 |
7.2.4 交通事件检测 | 第69页 |
7.2.5 监控数据传输 | 第69-70页 |
7.2.6 监控图像传输 | 第70-71页 |
7.2.7 监控设备供电 | 第71页 |
7.2.8 虹梯关隧道管理站及救援站配置 | 第71-72页 |
7.2.9 照明设计 | 第72-73页 |
7.2.10 隧道消防设计 | 第73-74页 |
7.3 当前虹梯关隧道的底层软件集成平台 | 第74-82页 |
7.3.1 主画面 | 第74页 |
7.3.2 用户管理 | 第74-75页 |
7.3.3 交通监控子系统操作 | 第75-76页 |
7.3.4 照明监控子系统 | 第76-79页 |
7.3.5 风机控制子系统 | 第79-81页 |
7.3.6 消防报警联动 | 第81-82页 |
7.4 本隧道火灾事故类案例分析 | 第82-92页 |
7.5 本隧道设备故障事故类案例分析 | 第92-93页 |
7.6 本隧道环境污染事故类案例分析 | 第93-98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8章 结论与不足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