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视角下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绪论 | 第7-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选题背景 | 第7-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绿色化”与生态文化的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1.“绿色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2.生态文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1.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二、“绿色化”的理论概述 | 第17-25页 |
(一)“绿色化”提出的背景 | 第17-18页 |
1.西方发展理念的批判借鉴 | 第17页 |
2.我国现实发展问题的思考 | 第17-18页 |
(二)“绿色化”的时代内涵 | 第18-20页 |
1.“绿色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理念 | 第18-19页 |
2.“绿色化”是一种绿色生产方式 | 第19页 |
3.“绿色化”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 | 第19-20页 |
4.“绿色化”是一套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第20页 |
(三)“绿色化”的主要特征 | 第20-22页 |
1.价值理念的创新性 | 第20-21页 |
2.发展方式的生态性 | 第21页 |
3.发展目的的人本性 | 第21-22页 |
(四)“绿色化”的价值指向 | 第22-25页 |
1.“绿色化”是新理念的集中体现 | 第22页 |
2.“绿色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 第22-23页 |
3.“绿色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3-25页 |
三、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 | 第25-33页 |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 | 第25-26页 |
1.文化的价值内涵 | 第25-26页 |
2.生态文化的内涵解析 | 第26页 |
(二)生态文化的内在结构 | 第26-28页 |
1.生态物质文化 | 第27页 |
2.生态精神文化 | 第27页 |
3.生态制度文化 | 第27-28页 |
4.生态行为文化 | 第28页 |
(三)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28-33页 |
1.传承性与创新性 | 第28-29页 |
2.民族性和开放性 | 第29-30页 |
3.和谐性与公正性 | 第30页 |
4.科学性与人文性 | 第30-33页 |
四、“绿色化”与生态文化建设的互动机理 | 第33-39页 |
(一)“绿色化”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旨方向 | 第33-35页 |
1.“绿色化”为生态文化建设奠定生态基础 | 第33页 |
2.“绿色化”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力量源泉 | 第33-34页 |
3.“绿色化”引领生态文化建设 | 第34-35页 |
(二)生态文化建设是“绿色化”的实践诉求 | 第35-39页 |
1.生态文化建设是“绿色化”的重要内容 | 第35-36页 |
2.生态文化建设是“绿色化”的驱动力 | 第36-37页 |
3.生态文化建设是“绿色化”的重要支撑 | 第37-39页 |
五、生态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 第39-55页 |
(一)生态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 第39-43页 |
1.生态信仰文化缺失 | 第39-40页 |
2.生态制度文化不健全 | 第40-41页 |
3.生态行为文化不理性 | 第41-43页 |
(二)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 第43-55页 |
1.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 | 第43-46页 |
2.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 第46-48页 |
3.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 第48-50页 |
4.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 | 第50-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