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城镇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第4-7页
Summary第7-11页
绪论第16-21页
    一、研究背景第16-17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页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8页
    五、关于本文数据选择的说明第18-21页
第一章 概述第21-41页
    第一节 城镇化与犯罪的概念第21-26页
        一、城镇化的内涵与外延第21-24页
        二、多元的犯罪概念以及本文的选择第24-26页
    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模式的演进第26-30页
        一、我国关于城市发展方针的讨论第27-29页
        二、城镇化建设模式的确定第29页
        三、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提出第29-30页
    第三节 城镇化相关的犯罪学理论第30-41页
        一、犯罪现象理论第31-32页
        二、犯罪原因理论第32-37页
        三、犯罪控制理论第37-41页
第二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犯罪变化的总体趋势第41-75页
    第一节 1981-1997 年我国犯罪的变化趋势第41-52页
        一、1981-1987 年低犯罪率时期第42-45页
        二、1988-1991 年犯罪井喷期第45-47页
        三、1992-1997 年相对高位的犯罪率稳定期第47-52页
    第二节 1998-2012 年我国犯罪的变化趋势第52-58页
        一、1998-2001 年犯罪大幅上升期第53-55页
        二、2002-2008 年犯罪率平稳期第55-56页
        三、2009-2012 年犯罪率小幅上升期第56-58页
    第三节 我国刑法修订对犯罪率的影响分析第58-75页
        一、刑法修正对犯罪率影响综述第58-61页
        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修正对犯罪率的影响第61-64页
        三、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修正对犯罪率的影响第64-71页
        四、其它类型犯罪修正对犯罪率的影响第71-75页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主要犯罪类型变化的突出特点第75-113页
    第一节 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变化特点第75-97页
        一、故意杀人犯罪变化特点第75-81页
        二、故意伤害犯罪的变化特点第81-85页
        三、强奸犯罪的变化特点第85-97页
    第二节 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犯罪的变化特点第97-113页
        一、抢劫犯罪的变化特点第97-102页
        二、盗窃犯罪的变化特点第102-107页
        三、诈骗犯罪的变化特点第107-113页
第四章 城镇化水平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以重庆市为例第113-126页
    第一节 城镇化率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第115-121页
        一、重庆市城镇化率概况第115-118页
        二、城镇化率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第118-121页
    第二节 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第121-123页
        一、重庆市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概况第121-122页
        二、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与犯罪相关性分析结果第122-123页
    第三节 城镇容纳能力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第123-126页
        一、重庆市城镇容纳能力概况第123-124页
        二、城镇容纳能力与犯罪相关性分析结果第124-126页
第五章 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因素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以重庆市为例第126-143页
    第一节 区域经济差距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第126-129页
        一、重庆市区域经济差距概况第126-127页
        二、区域经济差距与犯罪相关性分析结果第127-129页
    第二节 城乡收支差距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第129-135页
        一、重庆市城乡收支差距概况第129-132页
        二、城乡收支差距与犯罪相关性分析结果第132-135页
    第三节 贫困问题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第135-138页
        一、重庆市贫困问题概况第135-136页
        二、贫困问题与犯罪相关性分析结果第136-138页
    第四节 失业问题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第138-143页
        一、重庆市失业问题概况第138-140页
        二、失业问题与犯罪相关性分析结果第140-143页
第六章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分布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以重庆市为例第143-155页
    第一节 人口流动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第143-149页
        一、重庆市人口流动概况第143-146页
        二、人口流动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第146-149页
    第二节 人口密度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第149-155页
        一、重庆市人口密度概况第149-152页
        二、人口密度与犯罪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第152-155页
结论第155-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5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分析及新辅助治疗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下一篇:PTPN1、PTPN1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