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滤波器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宽带滤波器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陷波滤波器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平衡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4 多通带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架构各个章节的分布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滤波器基本理论 | 第23-34页 |
2.1 滤波器的基本理论介绍 | 第23-26页 |
2.1.1 滤波器的性能参数 | 第23-24页 |
2.1.2 滤波器的选频机理 | 第24-25页 |
2.1.3 微波电路中波参数和S参数 | 第25-26页 |
2.2 滤波器设计中的归一化思想:阻抗归一、频率变换 | 第26-29页 |
2.3 滤波器插入损耗的数学近似 | 第29-30页 |
2.4 耦合矩阵理论 | 第30-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应用于射电天文的具有陷波特性的宽带高温超导带通滤波器设计 | 第34-44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高温超导宽带通带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 | 第35-41页 |
3.2.1 谐振器的分析 | 第35-38页 |
3.2.2 宽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 第38-39页 |
3.2.3 窄带陷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 第39-41页 |
3.3 滤波器的制作与测试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并联SIR谐振器的超宽阻带高选择性的高阶超导平衡滤波器的设计 | 第44-60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基于并联SIR结构的平衡滤波器 | 第44-51页 |
4.2.1 谐振器单元分析 | 第44-47页 |
4.2.2 采用电耦合方式的平衡滤波器 | 第47-48页 |
4.2.3 采用磁耦合方式的平衡滤波器 | 第48-49页 |
4.2.4 采用混合电磁耦合方式的平衡滤波器 | 第49-51页 |
4.3 基于混合电磁耦合的高温超导平衡滤波器的设计 | 第51-54页 |
4.4 超宽阻带高选择性平衡滤波器的设计 | 第54-58页 |
4.4.1 两种不同类型的谐振器单元 | 第54-56页 |
4.4.2 采用A+B方法设计的两阶平衡滤波器 | 第56页 |
4.4.3 采用A+B方法设计的八阶平衡滤波器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基于多模谐振器的双/三通带滤波器的设计 | 第60-70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基于并联SIR谐振器设计的双通带滤波器 | 第60-63页 |
5.2.1 并联SIR谐振器特性分析 | 第60-61页 |
5.2.2 双通带四阶滤波器的实现 | 第61-63页 |
5.3 基于环形SIR的三通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 第63-69页 |
5.3.1 环形SIR谐振器特性分析 | 第63-66页 |
5.3.2 三通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 第66-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