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2.1.1 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 | 第14页 |
2.1.2 农业环境政策 | 第14-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2.2.2 外部性理论 | 第16-17页 |
2.2.3 公共政策理论 | 第17-18页 |
第3章 我国农业环境现状及环境政策分析 | 第18-25页 |
3.1 农业环境现状分析 | 第18-21页 |
3.1.1 我国农田生产情况 | 第18-20页 |
3.1.2 我国水体污染情况 | 第20页 |
3.1.3 我国畜禽养殖情况 | 第20-21页 |
3.1.4 农村生活状况分析 | 第21页 |
3.2 农业环境政策分析 | 第21-25页 |
3.2.1 经济因素分析 | 第21-22页 |
3.2.2 管理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3.2.3 科技因素分析 | 第24-25页 |
第4章 农业环境政策的实施成效及问题分析 | 第25-34页 |
4.1 农业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26-30页 |
4.1.1 农业环境政策的初期阶段 | 第26-27页 |
4.1.2 农业环境政策的关注阶段 | 第27-28页 |
4.1.3 农业环境政策的重视阶段 | 第28-30页 |
4.2 农业环境政策的发展成效 | 第30-31页 |
4.2.1 农业环境政策体系基本确立 | 第30-31页 |
4.2.2 农业环境政策理念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 第31页 |
4.2.3 农业环境政策工具由单一向全面发展 | 第31页 |
4.3 农业环境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 | 第31-34页 |
4.3.1 政策与时代要求有差距、可操作性不强 | 第31页 |
4.3.2 农业环境政策规划不合理 | 第31-32页 |
4.3.3 农业发展与农业环境政策偏差 | 第32页 |
4.3.4 农业环境政策受众群体偏差 | 第32页 |
4.3.5 事后治理措施为主 | 第32-34页 |
第5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环境政策及其启示 | 第34-40页 |
5.1 美国 | 第34-36页 |
5.1.1 农业法律法规和配套体系完善 | 第34-35页 |
5.1.2 政府合理的奖惩政策 | 第35页 |
5.1.3 重视农业科教,形成教育、研究、推广体系 | 第35-36页 |
5.1.4 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36页 |
5.2 日本 | 第36-37页 |
5.2.1 日本政府的法律保护政策 | 第36-37页 |
5.2.2 建立农业环境保护补贴政策 | 第37页 |
5.2.3 加强对农业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 | 第37页 |
5.3 欧盟 | 第37-38页 |
5.3.1 共同农业政策 | 第37-38页 |
5.3.2 交叉遵守机制 | 第38页 |
5.3.3 制定农业生产规范标准 | 第38页 |
5.4 国外农业环境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0页 |
5.4.1 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8页 |
5.4.2 合理分配财政资源 | 第38-39页 |
5.4.3 完善农业补偿机制 | 第39页 |
5.4.4 规范生产标准 | 第39页 |
5.4.5 良好的教育体制 | 第39页 |
5.4.6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 第39-40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农业环境政策的建议 | 第40-43页 |
6.1 完善农业环境的管理政策 | 第40-41页 |
6.1.1 建立完善的农业环境政策的法律法规 | 第40页 |
6.1.2 制定规范的农业生产标准 | 第40-41页 |
6.2 完善环境友好型环境政策 | 第41-42页 |
6.2.1 完善农业环境调查和环境监测体系 | 第41页 |
6.2.2 加大对农民环境教育的力度 | 第41页 |
6.2.3 坚定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41-42页 |
6.3 发展以科技为推动力的环境政策 | 第42-43页 |
6.3.1 加强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 第42页 |
6.3.2 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减量化技术 | 第42页 |
6.3.3 发展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