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1-12页 |
第2章 二元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 第12-23页 |
2.1 户籍制度及其功能 | 第12-13页 |
2.1.1 户籍制度 | 第12页 |
2.1.2 户籍制度功能 | 第12-13页 |
2.2 二元户籍制度的演变 | 第13-20页 |
2.2.1 二元户籍制度的萌芽时期 | 第14-15页 |
2.2.2 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时期 | 第15-17页 |
2.2.3 二元户籍制度的确立时期 | 第17-18页 |
2.2.4 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时期 | 第18-19页 |
2.2.5 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时期 | 第19-20页 |
2.3 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 | 第20-23页 |
2.3.1 二元制户籍制度的积极影响 | 第20-21页 |
2.3.2 二元制户籍制度的消极影响 | 第21-23页 |
第3章 上海市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比较分析 | 第23-37页 |
3.1 上海市户籍制度改革 | 第23-30页 |
3.1.1 蓝印户口 | 第23页 |
3.1.2 居住证 | 第23-25页 |
3.1.3 积分入户 | 第25-29页 |
3.1.4 上海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总结 | 第29-30页 |
3.2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 | 第30-32页 |
3.2.1 主城区与百强镇“合二为一” | 第30页 |
3.2.2 全市范围内“合二为一” | 第30-32页 |
3.2.3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总结 | 第32页 |
3.3 两地户籍制度改革的比较 | 第32-35页 |
3.3.1 从两地户籍改革的目的进行比较 | 第32-33页 |
3.3.2 从两地户籍改革针对的人群进行比较 | 第33-34页 |
3.3.3 从两地户籍改革的政策进行比较 | 第34-35页 |
3.4 上海市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比较的经验与启示 | 第35-37页 |
第4章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37-46页 |
4.1 建立配套的户籍改革政策 | 第37-38页 |
4.2 制定科学的准入门槛和人口管理体系 | 第38-39页 |
4.3 放宽中小城市的户籍迁徙限制 | 第39-41页 |
4.4 户籍与其附加利益相剥离 | 第41-42页 |
4.5 加快与户籍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 | 第42-44页 |
4.6 完善户籍法律制度 | 第44-46页 |
总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